数据造假影响碳市场公平 需以信息化手段保证数据质量

2022-3-14 14:29 来源: 封面新闻 |作者: 朱宁 刘旭强

用技术手段加强碳市场监管


节能减排是必然的大趋势,未来企业通过技术节能减排,从生产上能够获取收益,同时碳资产未来也可能更加值钱,对企业来说也将会有更好的投资收益。

在这个共同认知的背后,主持人洪乐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资本市场造假层出不穷,一直有各种财务造假的案例,碳资产是数字资产,会不户存在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同时,洪乐提到了全国碳市场首例数据造假案——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造假案。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20年12月3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委托的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将2019年排放报告所附的全年各12份检测报告中部分内容篡改后,虚报给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委托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

何锦峰说到:“碳市场数据的质量很关键,而我们国家在键碳上也一直很重视数据的质量,从机制上面的设计来看,要有碳盘查,机制的安排很严密,同时要引入第三方机构来检查”。

控排企业需要自行或聘用咨询服务公司完成自己的碳排放数据盘查,并形成报告。然后,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会聘用第三方机构核查报告;核查无误后,对控排企业发放配额。如果控排企业当年拿到的配额不足,就需要从碳市场购入配额,反之,可销售盈余的配额。

但何锦锋也认同,原来在早期全国碳市场启动以前,客观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这共性在于大量的是由人来操作的,有人主观性参与里面,数据的质量从根本上去解决和保障可能很难。

对于未来碳市场监管方面,何锦峰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碳市场监管的未来方向还是要更多的应用科技手段,比如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减少人为的审定核查,要把传统的方式改成更加信息化的方式,才能保证数据的质量和监管的效果。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