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市场难有突破
2021年底全国碳
市场如期完成“首考”,首个履约期纳入发电企业2162家,履约完成率超过99.5%。截至2021年12月31日,
碳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成交额76.61亿元,考虑此次履约为两年一次性履约,总换手率约2%(年配额按45亿吨计)。12月31日收盘价54.22元/吨,较7月16日首日开盘价上涨13%。
2021年是全国碳
排放权市场的第一年,在进入行业单一(仅发电行业)、交易品种单一(碳配额现货)、参与主体单一(仅控排企业)的情况下,存在严重的长期流动性不足的
问题,虽然其成交量绝对值较大,但整体换手率仅在2%左右。履约将至的12月成交量达到整体交易量的76%,其他交易日交易量很小,甚至部分交易日成交量不足百吨。
进入2022年,随着履约期的结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出意外的快速进入缩量状态,如图1。今年已结束的44个交易日,完成总交易量1760万吨,成交金额9.29亿元,而其中竟有22个交易日总成交量仅在百吨量级甚至更低。碳市场价格抬高至50-60元的价格区间,均价(大宗、挂牌平均价)为52.8元/吨,比2021年均价高出23%。但从成交量来看,并不足以支持持续出现的“大阳线”。流动性缺失且极不稳定下的价格真实性存疑,很难作为碳成本的有效参考。
图2 全国碳市场价格周K线图
(二)行业扩容尚无定论,绿电溢价难有效传导
电力行业虽然排放占比最大,但并不是最终能源消费用户。“十四五”期间,碳市场建设将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纳入八大行业,进入全国碳市场企业年总排放将达到70-80亿吨。根据原来市场预期和相关报导,2022年将纳入
建材、
有色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更加多元。
但依据笔者观察,前期碳市场数据造假以及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持续困扰着碳市场的运行和扩围。随着主体更多元、生产流程更复杂、过程排放更多样的行业纳入市场,
MRV体系建设将更加困难。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是碳市场公信力的基石,但我国当前排放数据准确性和核查质量仍受到诟病,不出重拳整顿难有成效(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开中碳能投等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2022年第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国内较为知名的
碳管理公司牵涉其中)。叠加当前能源
政策持续纠偏和保增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建材、
冶金2022年进入全国碳市场的预期在降低。
碳排放权市场扩容脚步减缓将给绿色消费体系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因为碳市场是绿色价值真正体现的场所,在有终端用电(绿电)需求的用户进入碳市场之前,难以形成绿电(绿证)市场与碳市场有效联动,进一步实现绿电溢价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