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行业或将扩围 建材或率先纳入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人在解读《通知》时表示,2020和2021年任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
建材、
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造纸、民航等行业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纳入《通知》工作范围,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
“这预示着全国碳
市场纳入行业或将扩围。”张建红向记者表示,预计排在前面的建材行业最有可能率先被纳入全国
碳市场,其次是有色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上一年,2022年纳入《通知》工作范围的行业子类不包括二氟一氯甲烷、
航空旅客
运输服务、航空货物运输服务。其中,二氟一氯甲烷副产物三氟甲烷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有关规定管理。为做好国际民航组织有关国际履约工作,中国民航局正在组织开展民航飞行活动
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为减轻企业负担,生态环境部不再重复组织航空旅客运输服务、航空货物运输服务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要求自2022年4月起,在每月结束后的40日内,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应通过具有中国计量
认证(CMA)资质或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机构/实验室出具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同时包括样品的元素碳含量、低位发热量、氢含量、全硫、水分等参数的检测结果,用于数据真实性的交叉验证。
“这意味着推行实测,强调检测资质,加强报告质控。”张建红说,“此前,由于直接测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本较高,我国碳市场大多以参数核算的方法计算碳排放量,从技术角度看,计算出来的碳排放数据存在不小的偏差。”
据悉,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中,没有实测含碳量的控排企业按缺省值计算碳排放量计算,导致部分用缺省值核算出的企业碳排放量比实际碳排放量虚高近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