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擦亮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底色

2022-3-24 11:34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张鹏

近年来,诸城市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纽带,突出四大重点,有效治理各项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县域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市先后被表彰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诸城榛子全产业链入选2021年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统筹规划,打造城市绿色格局

诸城市健全城乡环境统一规划制度,打破行政区划和层级障碍,注重横向衔接和有机联系,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等“多规合一”,形成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保育的城乡生态结构。

2021年以来,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区1.2万平方米、农村50户,建成公园游园56处。通过立足地缘优势及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融入半岛都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渐优化都市外围农业空间布局,做强城乡一体农业产业,构建体现“诸城模式”的现代化、绿色化都市农业发展体系。

全国现代畜牧业推进会议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在诸城召开,获批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入选国家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全域监管,增添城市生态底蕴

在环境信息、环境执法、环境突发事件处理上,城乡联防联动,在协同融合中实现城乡环境质量同步提升。成立生态环境委员会,搭建协同高效的工作平台,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顺利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建立重点污染源档案、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完成3536个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发证登记。采用聘请高水平专家团队入驻的方式,开展“一企一策”跟踪研究,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生态环境的动态监管。

投资2600余万元,构建包含16个空气站、9个河流断面、10家污水处理厂入河口、异味监测点于一体的在线监控体系,有效提升了诸城市在线环境治污监控能力。

环境整治,守护城市碧水蓝天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先后制定出台《诸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潍河流域综合整治攻坚工作方案》、《诸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有力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

坚持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个源头同步治理,累计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153家。推进“一城一区四域”全域绿化,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4.64万亩,建成国家森林乡村4处,山东省森林村12处。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8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47%。农村生活垃圾集运实现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创建国家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村55个,省级美丽乡村22个,美丽庭院2.9万户。

低碳项目,赋能城市绿色发展

为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诸城市以获评全国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县、省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重点县为契机,推动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提速。

建成山东省首座“氢电油气”四位一体综合能源站,并作为潍坊市唯一基础保障类项目入选省“十四五”期间氢能产业重大示范试点项目(第二批)。诸城新动力油气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氢电油气综合能源站项目入选省“十四五”期间第二批氢能产业重大示范试点项目。山东首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诸城市财政局低碳办公示范项目于2021年底成功并网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5.5万千瓦时,自用率60%以上,极大提升了城市办公用电绿电比例。

该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占总装机规模的83%以上。同时,为补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短板,诸城市顺势而为,迅速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布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目前全市共建成充电基础设施916座,有效满足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