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去年7月份开始启动的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美银证券大中华经济研究副总裁欧阳淼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已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但仍处在比较初步的阶段。下一步,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有几方面完善空间,包括扩大覆盖的行业范围、逐渐减少免费配额等。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从覆盖范围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远远超过了欧盟。从国内角度看,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了2162家发电厂,接近全国一半的碳排放量,覆盖范围也向前迈进了很大一步。”欧阳淼说。
据世行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一共有65个碳定价项目,包括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覆盖了全球21.5%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4%,欧盟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了3.1%。从覆盖范围上,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她表示,总体上,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了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碳价,这有利于促进
碳配额交易的流动性,也可以更好地发挥碳定价的作用。
“但我们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覆盖的行业,二是碳配额的分配方式,三是排放限额的具体规定,四是关于履约的要求及违规行为的处置。”欧阳淼说。
应扩大覆盖行业范围 逐渐减少免费配额
具体来看,她认为,在覆盖行业方面,目前只覆盖了发电行业,一些碳排放量比较大的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等都还没被纳入全国市场。即使在发电行业内部,文件对燃气机组并没有刚性约束。
其次,在配额分配方式上,她表示,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配额全部是免费发放,而国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偿发放的。免费发放的方式会使目前的碳价较低,使碳定价的作用受到限制。
其三,在碳排放的限额上,她表示,对目前发电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没有具体的限量。例如
电力行业目前的配额计算方式采取了“基准法”,即看每发一度电排放多少碳。“这是一个鼓励效率很好的方法,但有个潜在
问题是对整个行业没有具体的碳排放限量,发的电越多最后发放的免费配额也越多。从宏观结果看,对整个发电行业碳排放总量的限制作用是比较有限的。”
“第四,从具体履约要求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置上看,目前规定的力度还比较轻。”欧阳淼说。
她认为,下一步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有几方面完善的空间:首先是及时扩大覆盖的行业范围,如
建材行业,包括
水泥、
钢铁等。其次,未来应逐渐减少免费配额,逐渐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帮助国内的碳价稳步提升。其三,建立健全监控、报告及核算数据的系统,以帮助中国逐渐建立一个具体的限排目标。目前发电行业数据比较齐全,因电力本身是比较单一、差别性不大的产品,数据上可以做得比较好。但当其它行业纳入后,数据方面可能会遇到挑战,必须要加以完善。第四,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逐渐发展
衍生品市场,通过引入衍生品和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如金融机构等,来帮助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流动性。有了衍生品交易市场,企业也可根据现有信息提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