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企业为了履约,不得不花费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购买
碳排放配额。但随着大环境的日益收紧,如此“任性”的购买将越来越不可能。
碳排放配额正成为“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紧箍咒”。在全国能耗第一大省的
山东,这种感觉越发明显。
据统计,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
市场(以下简称“全国
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山东省应履约总量11.54亿吨,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山东省实际履约量11.52亿吨,履约比例99.82%。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79.08亿元,山东省累计成交额45.98亿元,占全国58.14%。至此,大象跳出了轻盈的舞步,碳排放权交易在目前“全国碳市场配额占比最高”的省份取得关键进展。
从犹豫观望到“应履尽履”
碳排放权交易实际上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来进行买卖,通过这种市场行为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具体而言,如果一家企业一年的碳排放配额为1万吨,通过技术改造,其碳排放量减少为8000吨,那么多余的2000吨,就可以在碳市场上出售。而如果有的企业的碳排放配额不够,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这也宣告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的“开张”。发电行业是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整个“十四五”时期,该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将从发电行业逐步扩大至
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
有色、
造纸、
电力、
航空八大重点排放行业。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华军说:“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重要
政策工具。”
2021年10月23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要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时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在实际履约工作中,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侯翠荣曾坦言山东面临诸多困难,包括:需履约清缴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在全国最多,除了数量多、基数大,全省中小型热电企业和企业自备电厂多,存在配额缺口的重点排放企业数量比其他省份多;山东企业未曾经历近年的试点运转,直接面向全国市场,缺乏
碳资产管理知识和经验;此外,尽管全省碳排放配额总体有盈余,但具体到每家企业,配额盈缺情况并不平衡。
“面对碳排放权交易这一新生事物,很多企业比较懵。”山东碳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山东中和碳排放服务中心总经理郑静回忆,企业面临交易账户怎么开、怎么注册、履约指标怎么买卖等
问题,她和同事们投入大量精力手把手教起。一些企业一直持犹豫、观望态度,甚至到履约期最后一天才完成履约任务。
来自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的统计,山东省纳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管理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共330家,核定应履约企业320家,占全国应履约企业总数的七分之一(全国应履约企业共2162家),数量全国第一,比第二多的
江苏省多110余家。
截至2022年1月10日,除13家被法院查封账号和2家关停注销企业无法交易不能履约外,其余305家企业全部完成履约,实现了“应履尽履”。
刘华军表示,随着
碳交易产品的丰富,中国的碳市场将发展为数万亿级规模,“应当强调的是,交易只是一种市场手段,本质上是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花费上亿元的“任性”购买越来越不可能
一些企业在履约过程中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
“我们是有备而来。”信发集团的负责人说,早在2016年,这家总部位于山东茌平的企业便着手布局碳资产管理的体系建设。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模式,2019、2020两年,该集团的碳排放已实现盈余总量1759万吨。2021年,占比72%的团员青年参与集团可行性创新项目1110项,集团投入创新改造资金达2.3亿元。
2021年12月6日,山东下发企业具体配额,仅一天后,12月7日,信发集团便完成了配额清缴。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他们完成交易量1140万吨,占全国总交易量6.4%;交易金额5.89亿元,占全国总交易额的7.67%。
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地方政府,应履尽履都是一次深刻的观念变革。一些企业为了履约,不得不花费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购买碳排放配额。但随着大环境的日益收紧,如此“任性”的购买将越来越不可能。
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泓洋介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明确,对2019-2020年配额实行全部免费分配,并采用基准法核算重点排放单位所拥有机组的配额量,分配基准值是国家参照企业所在行业内相对先进的碳排放水平来确定,一家企业每年获得的配额就是用基准值乘以企业当年实际产量,产量越高,配额越多;但产量越高也意味着碳排放量越高。
“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对基准值的标准设定会越来越严,这也意味着每家企业所获得的配额会逐年降低。”吴泓洋说。
“这一定程度上会倒逼某些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向绿色低碳的方向不断迈进,否则企业竞争力就会持续退化,最终被市场淘汰。”信发集团的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循环产业链企业,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的扩大,该集团所有产业都将可能参与交易,“更能体现出我们在
节能减碳方面的优势”。
郑静介绍说,伴随更多企业意识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山东碳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由之前协助企业履约,转移到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绿色低碳转型的服务支持,开始尝试建立“区域碳账本、企业碳账户、个人碳积分”系统,以及发起山东首批碳中和楼宇、碳中和园区的筹建。
交易市场背后,人才困局待解
“山东省是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对企业来讲,完成配额就意味着在技术尚未有大突破、碳排放强度难以迅速降低的情况下,既要把排放总量降下来,还要满足全省生产生活的需要,这会带来严峻挑战。”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执行院长王璟珉教授说,“但这也恰恰契合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部署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也同时意味着重大机遇”。
“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对碳资产管理人才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刘华军说。王璟珉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本科阶段有能源经济、环境经济等专业建设,但在学科分类中尚未设置“低碳经济”相关专业,这与当前在低碳经济以及
碳管理等方向的人才需求尚不匹配。
致力于做好低碳领域人才培养文章,2020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正式成立,这是山东省首个低碳学院,其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外低碳领域的高端智库、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孵化中心。但成立一年多,该学院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启蒙”的角色: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开设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课程,承接地方政府环保课堂以及开设低碳领域的社会培训。据统计,学员来自学界、业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其中不少学员对低碳知识“零基础”。
除了鼓励具有学科优势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职业院校等,开设碳资产管理专业,加快多层次人才培养外,刘华军还建议加强碳资产管理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加快碳资产管理专业师资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推进产政学研深度融合,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新时期碳资产管理领域的社会服务。
人才困局之外,政府部门的协调机制同样有待加强。郑静坦言,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一些政府部门的职能不够明确,“每个部门都在讲双碳,但缺乏统一的具体政策”。她建议围绕低碳领域,应加强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和配合。
从企业交易到个人减碳,“低碳”概念如何走得更远
降低碳排放,不只是企业的事儿,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这几年,“低碳”概念日渐深入人心,一些地方开始探索
碳普惠制度。
“所谓碳普惠,简言之是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减碳行为建立碳账户,并进行量化、赋值。”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中心主任张超介绍说。吴泓洋介绍,在我国,武汉于2014年最早开始探索碳普惠机制。2015年,广东省正式启动碳普惠机制试点,主要面向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依托碳普惠平台,与公共机构进行数据对接,量化公众的低碳行为减碳量,然后给予其相应的碳币,用户发生节约水电气、乘坐公共
交通、安装使用家庭光伏等低碳行为,都可以计算出减碳量并换算成碳币,公众用碳币可在碳普惠平台上换取商业优惠、兑换公共服务。
而
北京推出的是绿色出行碳普惠机制,通过高德和百度地图收集市民绿色出行信息,再通过碳市场交易给予个体激励。当用户的碳
减排量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视频会员、小额代金券等。权益平台上的商品、服务和优惠券由权益提供商或试点区域政府提供。
王璟珉认为,随着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以及各种制度设计的完善,公众在环保意识和主动参与绿色低碳生活上有了巨大进步。
在山东,碳普惠制探索也悄然起步。以“全民低碳”的微信小程序启动为标志,济南于2021年6月正式开始碳普惠制的试点。据张超介绍,下一步,将引入大数据分析,对个人减碳量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和测算,充分利用济南碳排放大数据,分析汇总并建立低碳账户,形成激励机制,激发个人、家庭、社区、企业参与动力。
但他认为,碳普惠制中,对接买方,不论是商业激励还是政府补贴都是不可持续的,“碳普惠制最终应当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打通,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让它实现财富的溢价,真正促使它成为公众的行为自觉。”
刘华军认为,应推广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日常运用,让个人也可以成为交易主体和受益者,从而促进全社会绿色低碳氛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