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与对策

2014-10-8 14:18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能源活动是中国1994年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占二氧化碳总排放的90195% 。能源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全部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其中工业部门排放占43175% , 能源生产和加工转换部门排放占34140%。工业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水泥和石灰的生产过程,这两种产品生产过程的排放量在工业生产过程CO2排放中约占90142% 。

       中国CH4排放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能源活动和废弃物处置(见表1) 。1994年排放CH4约3429 ×104t,其中农业活动排放约1720 ×104 t,占50115%;能源活动排放约937 ×104 t,占27133%。农业活动是CH4 的最大排放源, 包括反刍动物肠道发酵(29170%)和水稻种植( 19173% )等; 能源活动是CH4的第二大排放源, 包括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20171%)和生物质燃烧排放(6126% )等。废弃物处置排放CH4约772 ×104 t,占22152%。

       1994年中国N2O排放约85 ×104 t,主要来自农业活动,占9214%,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分别占518%和118%。在农业活动排放中,农田直接排放约占6013% ,间接排放约占1915% ,放牧排放约占1410% ,动物粪便管理系统(不含放牧和粪便燃烧)占516% ,田间直接焚烧秸秆和粪便燃烧各占约015%和011%。

       如前所述,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可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煤层气回收利用、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场地、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改善反刍动物的营养成分、提高水稻的收获指数、选育新的水稻品种、推广施用长效肥和控释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生物抑制剂和微生物工程等实现。显然,实施上述减排措施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发展新的技术和提高相关研究水平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各种能源技术,交通运输领域的先进技术,材料与制造业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建筑等其他方面的先进技术等。相关研究包括: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计量学研究、温室气体排放的观测技术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和减排技术研究、排放因子不确定性研究和增加陆地生物圈碳固定的技术研究等。按照联合履约机制,发达国家的公司或其他组织提供资金和先进技术与另一个国家的有关合作伙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 开展合作项目,以达到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因此,获得国际社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有助于减少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设计的3个灵活机制之一,该机制的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销额的转让与获得。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