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金融对促进“双碳”目标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是金融行业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积极探索,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在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表示。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各行业积极响应,着手构建低碳转型路径,转型金融受到关注。但转型金融提出的时间短,内涵界定仍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大体而言,转型金融在‘一高一低’两个要素上逐步形成共识。‘一高’是指高碳或高污染行业,在金融支持下逐步实现‘绿色’发展;‘一低’是指聚焦低碳转型的项目与活动,也就是支持对象有清晰的低碳转型目标与科学的转型路径。”周月秋说。
周月秋表示,转型金融对促进“双碳”目标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是金融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积极探索。创新理念体现为转型金融支持高碳转型科技突破。能源等高碳行业的有序转型离不开科技推动,转型金融支持的煤电
节能降碳改造技术、热能回收技术、碳捕集与存储技术等,都是未来实现高碳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创新领域。
协调理念体现为转型金融促进产业经济均衡发展。一方面,转型金融追求安全、效益、环境目标的协调,支持传统能源低碳转型与新能源的有序替代,助力实现能源体系的升级优化;另一方面,转型金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升级,将为东北与中西部地区等传统工业区的经济复苏、环境改善提供助力。
绿色理念体现为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推动发电、
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
有色、
造纸、
航空等重点高碳行业转向低碳、绿色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部署,转型金融提供的投融资支持符合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有效为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提供金融支持。
周月秋提到,开放理念体现为转型金融可以扩大国际转型标准交流。转型金融关注高碳行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全球金融标准的“中国方案”,又对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有重大意义,有望在助力国内高碳行业平稳有序转型的同时,增加中国标准的全球影响力。
共享理念体现为转型金融推动转型成果人民共享。高碳行业顺利转型将有效降低重点行业的环境影响,减少气候变化风险,提高能源、生产、
交通、住房的绿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将转型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据周月秋介绍,全球转型金融研究与实践尚处起步阶段。
政策层面,欧盟、日本、加拿大等提出了各自的转型金融支持政策;机构层面,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部分境外金融机构已初步搭建起转型金融标准与产品体系。总体看,可以将国际上的转型金融实践简单概括为“目录”“产品”和“标准”。
一是制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以增加转型金融的可操作性与透明性。目录主要体现三个原则:“行业最佳”原则,尽可能支持转型行业中与《巴黎协定》目标最接近、最具转型潜力的优质项目,避免为高碳低效项目“埋单”。“非碳锁定”原则,尽可能适应可以预见到的未来转型技术,为技术更新保留空间。“无其它损害”原则,尽量保证不造成环境污染及大范围失业等重大损害。周月秋表示,在制定国内转型金融标准时,这些国际普遍性原则有借鉴意义。
二是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产品,通常将碳
减排、降能耗等转型条件与融资期限、利率挂钩,激励高碳企业完成转型目标。该类产品的优势是挂钩方式灵活、激励方式务实,可以根据资金需求方的转型目标与融资需求灵活设置不同关联条件,并根据转型主体的绩效完成情况确定是否展期或利率优惠,更好敦促转型主体和资金提供方共同关注转型目标的实施效果。
三是明确转型资金管理与披露标准,防范“漂绿”风险。国际金融机构一般按照国际资本
市场协会(ICMA)确定的转型金融业务管理“四大支柱”,从资金用途确定、项目评估与筛选、贷前贷后资金管理、报告规范四方面明确转型金融管理流程体系,从转型产品的目标理念、支持目录、准入标准、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披露。周月秋认为,在我国转型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必要构建起完善的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理体系。
周月秋表示,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全面布局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成立董事长挂帅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工行的任务使命,并针对未来低碳转型目标、路径、工具进行集中部署。
印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投融资结构中长期优化策略报告》,将低碳转型作为行业投融资政策研究及客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印发《关于完善
碳市场金融服务业务布局的意见》,明确完善碳市场金融服务的发展目标、工作机制和具体任务,加速推进与全国和地方碳市场的系统对接,提供交易、结算等金融服务。
扩充转型金融服务范围,对高碳行业实施到户分类管理,坚持差异化政策,支持传统能源清洁化转型、绿色矿山、低碳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和项目,积极创新金融工具,引导、促进小微企业低碳转型。如上海分行发放用于购买
碳排放配额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ccer)的创新贷款,助力控排企业的
碳配额清缴履约;宁波分行助力宁波市“绿色工厂”建设,以低能耗、高能效的生产方式打造绿色制造体系。
工行还依托科技赋能引领转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碳足迹,为客户提供低碳、高效的金融服务。例如,在
碳盘查方面,研发碳足迹管理数据统计系统,实现能耗信息数字化填报、标准化审批、自动化汇总。
此外,工行已经建立起研究服务国家碳中和战略、低碳转型决策和业务发展的有效机制,并形成转型金融政策解读、行业分析、标准制定、信息披露等领域的智库研究体系。如,自2015年起,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推进环境与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研究,对火电、
水泥、钢铁、电解铝等多个高碳行业转型风险进行测算,为全球同业量化转型风险,实施转型金融政策提供工具。
据了解,目前工行受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委托,牵头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工作组,已将“转型金融信息披露研究”作为重点课题,将在完善信息披露方面提出推进转型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周月秋表示,未来工行将继续坚定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金融绿色低碳转型相关工作,在防范化解转型风险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减碳效益”;深入推进自身和投融资低碳转型,精细化管理运营碳足迹,同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全球同业沟通、交流和务实合作的平台,为经济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不断完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做好利益相关方沟通,倡导低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