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前,中国企业通过CDM产生的CER参与国际碳
市场。但随着欧洲经济低迷及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
CDM项目发展受阻,CER价格不断下跌。”崔伯龙说。
2012年中国开始建立国内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其减排量为CCER。
2014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备案审核工作开始,首批CCER备案完成。
2015年,随着我国建立交易信息平台,CCER开始进入交易阶段。
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称,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审定与核证机构、交易机构备案申请,已备案的存量CCER仍可参与交易,同时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崔伯龙告诉记者说:“自此未有新的CCER项目签发,目前市面上所能交易的都是之前已经签发的存量。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公示,CCER审定项目已累计达到2871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比重约71%,其中风电、光伏、水电项目居多。”
运行5年后,CCER为什么暂停?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之所以“暂缓申请受理”CCER,是因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施行过程中存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
问题,因此作出了修订暂行办法、暂停CCER项目备案的决定。
2017年,时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清洁市场发展机制项目管理中心(
碳市场管理部)副主任张昕等人发表《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发展现状、问题与解决思路》一文。
文章指出,CCER市场交易存在三大问题:首先,CCER交易量呈现季节性变化,年交易量余年交易额逆向变化,且年均价格下降,这对参与者的信心造成了一定影响。其次,CCER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现象。2014和2015履约年度实际CCER市场供应量有按大于需求量,各试点碳市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放配额分配宽松的情况。此外,CCER价值发生分化、交易不透明。各试点碳市场CCER价格不同且差异较大等为一些机构投机CCER市场创造了时机和利润空间,增加了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