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碳交易网讯:据易碳家了解到,要理解
碳汇及碳汇交易,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碳的“源”与“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所谓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源,简单的讲,就是指温室气体向大气排放的过程或活动;而温室气体的汇是指温室气体从大气中清除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具体说:温室气体的源是指温室气体成分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如燃烧过程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或者在大气中一些物质经化学过程转化为某种气体成分,如大气中一氧化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对于二氧化碳来说也叫源。温室气体的汇则是指一种温室气体移出大气,到达地面或逃逸到外部空间(如大气二氧化碳被地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或者是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经化学过程转化,成为其它物质成分,如一氧化二氮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而转化NOx,对一氧化二氮就构成了汇。大气温室气体的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之分。目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逐渐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引起的人为源的增加。(完)
碳汇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主要通过固碳技术实现,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是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里。生物固碳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控制碳通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碳储存能力,是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成本最低且副作用最小的方法。碳汇不仅仅包含了大家所熟知的林业碳汇,还有海洋碳汇,草原碳汇、农业碳汇等等,只要能够从大气中消除二氧化碳,都能够将其囊括在“碳汇”行列。目前的碳汇主要指林业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增加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碳交易与碳汇交易
目前很多人对于碳汇交易的概念认识不清,往往误将碳汇交易等同于碳交易。这是很大的误区。实际上这两项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但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这要从减少温室气体的两个途径说起。要控制及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减少排放,如工业
减排;二是吸收现有的二氧化碳存量,如植树造林,既增加碳汇。后者可称为开源,前者是节流。
碳交易及碳汇交易都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
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因为发展工业而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在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该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的时候,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碳排放指标,从而形成二氧化碳
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二是采用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造林,以增加碳汇,抵消碳排放,从而降低发达国家本身总的碳排量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 “碳汇交易”。碳交易和碳汇交易都是通过
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