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交易制度充分利用了
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可能降低了
减排总体上的成本。较之之前以行政强制减排,此举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从而更有利于调动企业减排的积极性。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减排策略。
碳汇交易是一项相对开放的制度,目前参与的主体主要是企业,但又不限于企业。一些环境保护组织,甚至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这项交易中。之前,对于过度排放的
问题,环境保护组织往往只能大力呼吁而无法采取实质行动。在碳汇交易市场开放之后,环保组织可以根据经济能力参与交易。虽然现在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碳汇交易还是在企业之间,尤其是大型的能源、
钢铁企业之间进行的,但个人的
碳信用也已悄然兴起。虽然环保组织或个人的碳汇交易行为必然是形式大于内容,但公众的积极参与无疑有助于环保的发展。
碳汇交易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打造绿色企业形象的工具。在欧盟,减排的义务主要加之于发电、纸浆和纸、炼油、
建材和
有色金属行业,而一些没有减排义务的企业也开始主动减排并参与到碳汇交易之中。虽然这也许更大程度上是对碳汇交易制度的利用,其主要目的在与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的盈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举措间接地也在为减排而努力。
大力发展碳汇林业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碳,还起到了增加农民就业与收入、帮助农村脱贫解困、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等多种效益,是多功能林业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