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红杉李俊峰:投资碳中和就像体育竞技,要长期培育和竞赛进步

2022-8-11 14:07 来源: DeepTech深科技

中国双碳的时间节点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年份,您是否觉得有点早或有点晚?


李俊峰: 这既是一个发展的目标,也是一个愿景。是努力争取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如果各种条件都允许,可以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甚至提前。如果国际环境不允许、技术条件发展不成熟也可能推迟。

中央做出这个判断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碳达峰时间,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中比较早地发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大部分发达国家在 70 年代、80 年代已经碳达峰了,较晚的也是在 2000 年前后。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基本上人均国民收入达到 20000 美元左右就能碳达峰,少数除外,例如美国 2005 年前后才达峰,人均 GDP 已经超过 40000 美元,日本至今尚无显著的峰值特征,但就整体而言,碳达峰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中国国家的目标是在 2035 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家,即人均 GDP 达到 20000~25000 美元。由于发展理念的改变和技术进步,中国可以吸取了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做到稍微提早一点,所以中央提出努力争取在 2030 年前实现达峰。这既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的一个积极承诺,也是对自身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转型的高标准要求。

关于碳中和,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 2050 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即在达峰之后用 50-70 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如果我们按部就班照搬经验,在碳达峰后 50~70 年才实现碳中和,那么中国要到 2080 年~2100 年才能碳中和。

这就意味着到 2050 年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的时候,中国在许多方面仍然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 30~50 年,这在政治上是不允许的。所以中国提出了 2060 年碳中和目标,用 30 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 50~70 年的历程。虽然晚于发达国家 10 年的时间,但也是体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虽然任务极其艰巨,但必须直面挑战,战胜困难。总之,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必修课。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