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信消费金融发布了消费金融行业的第三份ESG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从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等多层面,披露了中信消费金融包括绿色金融在内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
多位行业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金融公司ESG报告的发布,是在绿色消费概念兴起过程中,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将自身业务与低碳转型目标深度融合的体现,同时也是金融行业积极拥抱绿色金融的表现。但是,距离金融服务真正走向“绿色”,消费端还有诸多
问题尚待解决。例如,当下个人碳账户尚未成体系、成系统,加之实务层面存在信息披露标准及评价体系尚未统一规范等问题,绿色概念火热之下,如何真正践行绿色发展道路,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从线上化与数据化为“绿色”打开切口
尽管基础数据等碳基础设施建设仍在等待规模化落地,但是
政策层面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搭建工作早已启动。
6月,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对
碳中和背景下银行保险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支持提出更为全面与具体的要求。此外,在去年6月,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明确将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
绿色金融行业标准与指引的逐步健全,也进一步促进了消费金融工作作为普惠金融主体,寻找适合自身的低碳转型之路,与加快推进“绿色化”切口的步伐。
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已在线上化信贷上率先进行了低碳实践。2021年,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兴业消费金融“)发布了《2021—2023年绿色消费金融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兴业消费金融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将以纯信用、无担保的家庭消费贷为重点产品,通过理念宣导、产品设计、优惠措施等手段,引导客户将消费信贷用于购置
节能低碳、清洁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探索可持续消费金融的发展路径。
记者从马上消费金融(以下简称“马上消费”)处获悉,当前,在利用科技赋能节能
减排方面,该公司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在客户服务方面累计减少
碳排放量1182.70吨,在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中实现零纸张服务,累计减少碳排放量达52.73万吨。此外,其还通过金融云平台,节省服务器与减少碳排放量。
中信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破地理区域限制的前提下,中信消费金融通过拓展全线上化服务,推进无纸化操作,构建以数据和数字技术驱动的绿色低碳轻资产模式。
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信消费金融累计为830万人提供线上全线上无纸化服务,2021年全年使用电子签章及电子合同2000余万份。
马上消费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绿色发展模式方面,根据与碳排放相关的人力消耗、能源消耗、纸张消耗、金融云服务器消耗等环节,测算碳排放指标,并利用技术能力解决消耗。马上消费已通过自研实现金融服务“四化”,即流程数字化、业务数据化、场景智能化、基础设施云化,全流程的数字化经营使金融服务全环节不同程度降碳。“截至2021年6月末,已累计实现绿色消费交易额12.06亿元,促进绿色消费37.44万笔。”
消费金融仍处早期探索阶段
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线上化仅是绿色信贷的一小步尝试,在数据化背后带来的想象空间或许才是重点。
冰鉴科技
市场总监周扬表示,对现阶段而言,从企业端推进绿色金融更为切实,消费端的绿色金融在当下仍是“浮于表面”,“具体来看,消费绿色金融在实际落地上仍有许多问题待解,以购买新能源汽车为例,目前其与普通汽车贷款利率是否应该区分?当前市场上一些新能源汽车的车险相较于燃油车,甚至更加昂贵”。
一位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参与主体普遍面临业绩增长和盈利的双重压力,将ESG发展理念融入企业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仍需要将主要重心放在业务本身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对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利率的制定要明确其差异化定价的意义,并非越低越好,现阶段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方向是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统一平衡。”
铜陵学院经济学副教授芮训媛告诉记者,国内部分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消费端进行了一些产品创新,如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碳账户、建设银行碳账本等,在尝试构建公共出行、垃圾分类等绿色消费场景后,国内也有一些在绿色支付、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领域的场景化实践。
“从海外市场来看,建立个人
碳信用、碳账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消费金融激励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模式。但是现阶段,国内碳信用账户体系的牵头问题、统一口径以及对减少个人碳排放量的回馈机制搭建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周扬认为,可量化的个人碳排放评价标准与有效激励手段是绿色金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芮训媛也认为,由于消费端的绿色金融场景存在零星式、离散型的特点,如何将这些个人低碳行为与金融服务之间构建起联系仍是关键问题,数据支持系统的搭建将是重点,做好绿色低碳行为的足迹记录和绿色消费者画像,才能在此基础上针对绿色消费场景下的消费者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在个人碳账户建立之外,在实务层面,ESG信息披露如何真正产生价值也仍需进一步探讨。
有金融机构从业者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在ESG实务层面存在信息披露标准及评价体系尚未统一规范的问题。“统一的标准对于企业明确自身可执行的路径方向的明确,金融机构对ESG信息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完善加强ESG能力建设相关的激励和支持机制都十分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长屠光绍日前也表示,兼顾信息披露的效率与成本问题将是重要探索方向。在财务信息之外,增加披露ESG信息势必会带来企业成本的上升。因此,增加的披露成本是否能在聚集可持续发展投资与金融资源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应是包含信息披露标准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构建的重点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