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创建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作为其实现其京都议定书承诺的主要手段之一。无论就其
市场价值或是成交量来说,截至2006 年9 月,欧盟排放交易体(EU ETS)都是全球最大的
碳市场, 价值远高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体系,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和英国排放交易体系市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在市场价值和成交量上显著超过包括清洁发展机制在内的基于项目的碳市场。
如前文所言,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已从5 月事件中恢复,并且快速发展实现其市场值较2005 年翻番。与2005 年成交的总价值为82 亿美元的3 亿2 千4 百万配额相比,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在2006 年前9 个月交易了近7 亿6 千4 百万配额,总价值为189 亿美元。同期,新南威尔士体系的市场值达到1.84 亿美元(2005 年为五千九百一十万美元),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的市场值为两千七百二十万美元(2005 年为八百三十万美元)。投资者的信心受到5 月事件影响而大损,而市场价格也随之大跌。2006 年前三个季度发生的欧盟配额交易的百分之三十集中发生在在5 月(紧随核证排放数据公布)至9 月(在天然气现货价格崩溃之时)期间内。
尽管我们说一个市场就整体来说是看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中的某位市场参与者或者某个具体领域所面临的
行情将连续上涨。这也恰恰解释了6-7 月欧盟配额(EUAs)市场的回升现象—当时,工业公司开始大量向
电力公司和金融买家出售其所拥有的欧盟配额(EUAs)。值得指出的是,尤其是在7 月,炎热干燥的气候导致欧洲电力需求激增,而水电资源匮乏,核电资源也因高温导致维修频繁而短缺,为了满足用电需求,只能依靠煤炭大量发电,致使排放量上升,而电力公司购买
减排额需求也随之上升。当时的欧盟配额(EUAs)现货价格被哄抬至16 欧元以上。而在9 月,随着德国利用天然气发电上网,天然气与煤炭发电之间的成本差额5逐渐缩小,欧盟配额(EUAs)的现货和期货价格都因为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崩溃的影响开始急剧下降。以上现象都说明了供给关系即便是在许多人认为相对稳定的第一阶段碳市场上,仍然发挥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接下来的数月中,欧盟将复审由成员国提议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第二阶段的分配计划。在经历了2006 年夏天的种种变化后,现货和第二阶段欧盟配额(EUAs)的价格走势图开始出现显著偏离。一些分析家预测第二阶段市场可能会有所下跌。减排份额将如何分配,清洁发展机制及联合履约机制下减排量进口额度将如何限制等
问题的明确将有助于我们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向。
处于初始阶段的新加利福尼亚法和美国东北七州的区域性温室气体项目(RGGI)都向我们发出了温室气体排放管制将长期化的明确信号。这些举措的出台都将对2012 年之后的气候变化减缓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期,澳大利亚也提出了一个排放总量管制与减排交易的新构想, 此举将不容置疑的促进一个新的气候变化减缓主流市场的建立。该部分内容将在随后的展望与预测章节中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