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为出口导向经济体,面临国际绿色供应链要求与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规范,淨零转型已经成为产业维持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经济部于10月发佈“制造部门2030年淨零转型路径”,提出各产业淨零转型作法,期能提升产业在淨零时代的竞争力。
经济部指出,制造部门排放结构以
电力为主,约占64%,非电力与制程排放则分占22%及14%,因此,经济部提出“制程改善”、“能源转换”、“循环经济”等三大策略,建议产业透过更新高效率设备(空调、空压、锅炉、电炉等)、建置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统(如导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ICT智慧能源监控等)、导入氢能应用技术、含氟气体削减等方式,提升能源效率,降低制程排放。
经过最大化
节能努力后必要能源使用,则透过改用低碳能源来减少排放,可採行措施包含:以气换煤、提高生质燃料使用比例、再生能源设置(包含光电、风电、沼气等)、提高绿电使用率等;最终制造部门要朝循环经济迈进,规划透过馀热回收、钢化联产及其他CO2回收利用技术,从源头减少能资源的使用。
经济部表示,制造部门排放占比较高的六大产业(含
石化、电子、
钢铁、
水泥、纺织、
造纸)都属于重要基础工业或出口产业,在淨零转型扮演关键角色。因此,经济部自2021年即结合全国工业总会及钢铁、石化、电子、水泥、造纸、纺织及其他等七大产业公协会,成立淨零工作小组,由国营事业、领头企业以身作则(中钢、台塑、台积电、亚泥、正隆、远东新世纪等)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径与目标,目前已有25家企业宣示2050
碳中和目标,占我国制造部门排放量合计50%以上。
另外,经济部也携手工业总会,结合钢铁、石化、水泥、造纸、人纤、丝绸印染等30家产业公协会于今年7月成立“产业碳中和联盟”,透过各产业公协会及企业会员採先大后小、以大带小模式,推动大企业协同供应链及产业链,传承减碳技术与经验,共同迈向2050淨零排放的目标。
产业淨零转型需要公私部门共同协力,经济部将从制度面与技术面著手,完善产业淨零转型所需法制环境,如氢能管理专法,并透过国营事业带头投入减碳技术研发,如碳捕捉再利用、氢氨混烧,也期待产业能展现具体推动淨零排放的决心与行动,将转型过程的挑战与压力,转化成为驱动产业转型的契机与助力,创造未来的淨零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