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每年高达125万亿美元

2022-10-30 20:30 来源: 凤凰卫视

2020年9月22日,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这是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生物多样性退化等问题依然严峻。作为“双碳”目标积极行动者,六十一年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致力于自然环保的理念普及和创新发展,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双碳”目标积极行动者,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理念普及和行业合作上有哪些创新举措?跨行业合作将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带来哪些新机遇?企业、个人能为低碳环保做些什么?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愿景,作为国内响应即将在埃及的红海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召开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大会(COP27)的最高端大型活动,由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主办,落基山研究所(RMI)、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联合主办,凤凰网财经创益同行的“绿色发展 碳路中国”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定于2022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凤凰中心举办,为期2天。峰会期冀与每年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缔约方大会主办国合作,邀请国际组织、气候变化领域权威机构及各利益相关方参与,打造中国气候领域年度IP。

开幕前夕,凤凰网财经邀请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总干事卢伦燕,就上述业界关心的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以期通过共话“零碳”未来,寻找到更多答案。

卢伦燕表示,在她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十年的时间里,见证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上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过去十年,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过了很长的路,成功治理了京津冀雾霾污染,遏制了水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取得了全方面的成就。在全力治理国内污染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参加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针对全球范围内的极端高温天气、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实问题,卢伦燕指出了“零碳”转型的必要性。根据2022年WWF的报告,“全世界有100万个物种正在遭受灭绝威胁,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全球野生动物种群的规模平均下降了69%。”在这样的挑战之下,“我们需要在更大范围内采取减排和适应行动。世界各国的能源系统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要进行系统性变革。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使得碳中和的过程成为一种技术和机制创新的竞赛”。

而在“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卢伦燕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进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除了宏观层面上进行能源结构转型、技术进步助力产业升级之外,也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携手社会各界开展切实的行动。目前,WWF已经联手十四家行业协会、民间组织和公益基金会在2019年共同成立了“中国净塑行动网络”,实现2030年中国的海洋塑料垃圾零排放。

进一步,卢伦燕提出了自然在全球经济上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自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高达每年125万亿美元,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融入商业项目中,能够为企业创造持续增长的机会。与此同时,它也可以降低商业活动成本,创新盈利模式和收入来源,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和公众信赖度,应该说是一个商业与环境效益并举的方案。”

在“双碳”目标的理解和践行层面上,她表示,“目前公众对促进碳中和的举措仍然不够了解,认为双碳目标与个人关系不大、且缺乏紧迫感。”但是通过研究也发现Z世代、Y世代受大环境、生活方式与理念的驱动,对环保更为关注。“无论是广义的环境保护还是应对气候变化,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都无法实现。它需要聚集每一个人的力量。为了实现这点,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年轻人的潮流,借助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科学的知识与理念”。

当代年轻人作为“3060”目标的亲历者、参与者和未来的主要贡献者,卢伦燕认为,他们创业和就业的环境也在往新的方向蓬勃发展,“据我们一个最新研究的预测,碳中和将创造500万以上的绿色就业岗位”。

以下为对话实录:

标签: 碳中和岗位

本文导航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