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
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
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下,如何快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及早构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快将绿色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成为重要议题。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在结束不久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十七次大会(COP27)上,个人碳账本(户)精彩亮相大会的首场主题边会,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元化
碳普惠机制的创新实践和在全民碳
减排领域的创新成果。
与此同时,在11月19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低碳城市发展
论坛上,由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中国
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发布了《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归纳个人碳账户的不同分类和设立方法,并对“双碳”目标下我国个人碳账户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专业建议。
什么是个人碳账本(户)?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我们的碳资产能实现交易吗?
碳普惠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当前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3,加快转变公众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从我国
碳排放结构来看,消费端
碳减排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也至关重要。
“消费领域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53%,因此要让消费更绿色、更低碳。”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端减排不仅潜力巨大,还会反过来促进、引导生产端的减排,为政府的进一步决策提供积极支撑。
为了倡导民众参与低碳行动,通过消费减碳助推产业链绿色转型,碳普惠制度应运而生。
什么是碳普惠?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碳中和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吴宏杰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普惠是指为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和赋予一定价值,并建立起以商业激励、公益激励、
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碳普惠作为一种创新机制,被写入了生态环境部于今年10月印发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11月11日,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其中提出开展创新型自愿减排机制——碳普惠,激励全社会参与减排,引导带动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取得成效。
业内专家表示,这都表明碳普惠被充分肯定,真正成为国家政策与行动;同时也意味着碳普惠迈上了更高的台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ER型个人碳账本成主流
2015年,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碳普惠制度的起步。此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广下,碳普惠制迅速走入公众视野。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近20个省份出台了碳普惠专项政策或规划实践,其中不少省份都提出了建设个人碳账本(户),记录居民的“碳流水”。
今年7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施行,这是上海市发布的第一部绿色金融
法规。其中第三十一条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自然人碳账户,并且将为碳积分高的自然人提供优惠的金融产品或者服务。8月,
北京“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上线,涵盖居民生活食、住、行、游、购各领域。9月,
山西省碳普惠平台“三晋绿色生活”向公众推出,截至目前共有9个场景接入平台,带动超过120万人践行低碳。
个人碳账本(户)是否等同于碳普惠制度?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虽然个人碳账本(户)和碳普惠之间有诸多联系,但是二者又有许多区别。
据吴宏杰介绍,根据个人碳账户追踪数据的方式不同,个人碳账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个人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个人碳账户,类似现在我国对
电力企业的管控,即有了总量指标,每个人在不能突破指标的前提下开展碳减排行动,定义为EA(Emission Al-lowance,排放配额)型个人碳账本;另一类则是收集用户日常行为的碳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换算成相应的碳减排数值,通过商家权益、政府补贴、公益等形成激励个人的碳减排,最终从消费端引导社会低碳发展,定义为ER(Emis-sionReduction,减排)型个人碳账户。
“综合来看,我国多省份开展的碳普惠实践的本质多数仍然为积分换权益,以及‘你负责低碳,我负责买单’的ER型个人碳账户实践。”吴宏杰表示,碳普惠制度的概念比个人碳账户的概念要广,只有当个人碳账户为ER型个人碳账户且账户碳余额出口为碳普惠制度的正向激励时,个人碳账本(户)才等同于个人碳普惠制度。
多元碳普惠机制未来可期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各地在实践碳普惠的过程中,一些平台虽然起步较早,但最终难逃铩羽而归的命运。
2016年6月,湖北武汉“碳宝包APP”上线,这是一款由武汉市发改委策划组织、碳宝包团队开发和运营,基于“碳币兑换机制”的一次普惠实践。其虽然是国内搭建较早的碳普惠平台,但由于种种原因,于2018年停止运营。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部分省份的碳普惠
认证了多种生活场景,但由于需进行绑定和兑换动作,导致公众兑换意愿不足。
以最早试水碳普惠的广东为例,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初,广东碳普惠平台微信服务号关注人数18.8万人,平台商城累计提供约220种商品,累计发放碳币约250万个,累计兑换碳币超过29万个。然而,这个数据与广东省2020年1.26亿人的常住人口相比,可以看出公众参与碳普惠的热情还未能被有效激发出来。
眼下,碳普惠平台遍地开花,究竟哪种模式更加可持续?
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信息发现,此前碳普惠存在三种形式,分别是政府主导(政府主体单一)的碳普惠机制、企业主导(企业主体单一)的碳普惠机制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元的碳普惠机制。
但前两种都各自存在痛点,比如以政府为主体的碳普惠平台,虽然公益性强、可信度高,但难以形成市场化的可持续运营模式,且消费者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以企业为主体的碳普惠平台,虽然用户基数大,但由于尚未与政府端对接,因此无法形成城市的总碳账本。
业内普遍认为,第三种多元碳普惠机制未来可期。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陶岚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元碳普惠机制是由政府顶层设计、企业积极参与、公众踊跃参与的新型碳普惠机制,是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公众参与碳减排,助力实现消费端碳中和的有效机制,同时也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具体体现。
据了解,北京的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就是北京践行多元碳普惠机制的生动体现。
中国城市报记者打开“绿色生活季”小程序后发现,在北京,居民可通过骑共享单车出行、给新能源车充电、购买绿色家电等低碳行为积攒绿色积分,积分无需附加操作便可自动计入个人碳账本;积分能兑换多种奖励,比如地铁卡、骑行卡、停车券及其他绿色消费券等。
“北京的碳普惠平台为政府发放绿色积分提供了衡量依据。绿色积分兑换又将市民引入到新的绿色消费场景,形成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拉动,既提振绿色经济,又有助于低碳生活转型,其效果远超过去只靠政府宣传引导的方式。”在杜少中看来,当人人都能参与的时候,
碳市场就真正成熟了。北京的这一举措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孙东杰说:“我们看到许多政府和企业的碳普惠实践都面临着可持续
难题。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将更广泛的低碳场景、更多类型的激励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多元化的碳普惠模式。”
从个人碳账户走向绿色碳资产
需要留意的是,在个人碳账户逐步建立后,人们开始关心,个人碳资产何时能交易?
中国城市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10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正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建设。
据了解,CCER分为企业自愿减排和个人自愿减排。通常说的重启CCER其实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自愿减排,包括光伏、风电等都属于企业的自愿减排措施,通过CCER这个市场交易机制可以变现。
“我认为个人碳账户要参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碳账本的发展方向,吴宏杰表示,在“双碳”目标的激励下,我国ER型个人碳账户顶层设计的逻辑、核算方法和数据量化依据正在逐步统一,未来细节的构建将成为ER型个人碳账户设计的关键。重要的细节包括:顶层设计细节的一致性,包括活动数据计算方法和监测手段等;正面激励机制资金的来源,以确保碳减排模型的持久;活动水平减排因子的选取,以确保不同平台下的减排具有一致性,为未来互认互通奠定基础;地区差异和特定人群差异。
吴宏杰建议,个人碳账户的信用评级仍然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出口。“个人碳账户完全可以和个人信用挂钩,用来引导个人绿色消费和绿色投资。”
“个人碳账本(户)还要不断做深,促进公众碳减排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个人碳账户与制造商、金融业、政府之间链接,助力个人碳账户变成绿色资产。”陶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