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4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国角”——银行业自然与气候行动主题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做了题为《
碳中和、绿色金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旨报告。
2021年10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本次会议上又发布了《银行业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行动方案》,以上两个文件从战略、目标、机制、制度、责任等各方面对银行业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方案。叶燕斐表示,希望更多的银行及金融机构能够加入该保护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叶燕斐介绍,中国银保监会一直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防范环境污染、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过去15年来先后发布了三个版本的绿色金融指引。2022年最新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中,要求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特别是要高度关注企业和客户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
叶燕斐建议,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在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可以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生物多样性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增强地球生命共同体意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公益组织加强合作。
二、加强能力建设,形成专业化团队。通过与
第三方环境公益组织、
市场机构等进行交流沟通,积极响应利益相关方诉求,并把这些诉求融入工作、授信等相关机制和流程当中。
三、组织制作生物多样性地图等工具,作为投融资活动的重要参考;在项目层面推动建立申诉回应机制,加强可持续发展相关融资。
四、加强信息披露,及时披露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在内的与环境、社会和治理有关的政策、制度、战略和目标,同时也要关注客户的
碳排放数据、自身运营碳排放数据等披露相关的定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