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否认天然气在2022年世界舞台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俄乌战争导致全球天然气现货价格高涨,俄罗斯不断削减对于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欧洲持续寻求俄气的替代资源,但天然气短缺还是不可避免地对欧洲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成本造成了影响。
能源危机也波及到了国内。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天然气进口9900.6万吨,与上一年相比同期减少9.7%,每吨进口价4189.1元,同比上涨51.2%。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能源企业之一,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奥股份)在全国21个省市及自治区运营250多个城市燃气项目。2021年,新奥股份天然气总销售量为372亿立方米,约占中国天然气总消费量的10%。
近日,界面新闻采访了新奥股份联席CEO于建潮,在采访中,于建潮表示天然气未来较长时期将会在中国能源消费体系里占据重要地位,新奥会抓住发展机遇,继续获取国外优质天然气资源,寻求签订更多的长期协议,保障稳定气源供应。
以下为采访记录:
天然气消费未来会逐步提升,预计2030年超过6000亿立方米
界面新闻:未来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会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新奥是否会做相应的业务调整?
于建潮:在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未来10-15年天然气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融合新能源”和 “替煤”两个方面。
中国的能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未来数年煤炭仍将是主要发电能源,甚至2-3年内总量预计小幅增长。作为
碳排放最大的能源,煤碳消费越增长,未来减碳的压力就越大。目前能最有效替代煤的能源就是天然气,所以未来十到十五年内,国家将继续推进煤改气,尤其是
玻璃、
钢铁、机械制造、采矿、
建材等行业。从2022到2030年,预计“替煤”将产生超过1300亿方的新增天然气需求。
2030年,中国的风、光、水电装机容量讲快速增长到2400GW.鉴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大幅度提升
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而天然气发电运行灵活,启停时间短,爬坡速率快,具有强大的调峰能力。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占比不断提高,对天然气发电装机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以支撑可再生能源并网。也就是说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不仅不会替代天然气,反而会拉动天然气发电的需求增长。这就是天然气的“融合新能源”作用。
2022年的俄乌战争、欧洲能源危机,中国
四川干旱导致的严重缺电,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国家能源安全的阶段重要性和新能源的不可靠性。鉴于天然气的“替煤”和“融合新能源”作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天然气的需求量会持续增长,从2021年的3600亿方增长到2030年的6000亿方。2030年碳达峰之后,预计天然气需求增长仍会数年。我相信天然气在2035年之后仍会作为基础能源支撑能源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作为天然气产业智能生态运营商,新奥会抓住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一方面,我们会持续开发新客户,提供更多的清洁天然气;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展新能源业务,并通过数智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一整套低碳解决方案。虽然我们也有煤炭业务,但在确保绿色开采的同时会注重过程中的碳排放,未来这块业务在我们公司占比会越来越小。
界面新闻:您认为未来国内的天然气消费会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占到怎样的比例?
于建潮:到2030年,我认为天然气会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从现在的约10%提升到15%甚至更高;到2035年,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会占到20%左右。当然,新能源的增速会更快。全球范围内,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已经占到约24%。欧洲之所以提出时间较早的
碳中和目标,其信心基础就在于天然气,他们很早就把煤炭的比例压减下来。
因此在2030-2035年,新奥包含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泛能业务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其业务收入不会低于20%-30%。我们同时也在研究氢能尤其是绿氢来满足
市场需要。作为几十年后人类主要的能源供给方式之一,新奥也在每年投入巨资研发核聚变技术。如果技术逐步成熟,希望在2030年之后成为新业务增长点。
界面新闻:中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天然气定价权,今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持续下降,但与此同时成本却不断攀升。新奥之后会不会和国外企业签订更多的LNG长协来对抗风险?
于建潮:签订长协对于稳定客户供应极为重要。在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抓住机会签订更多长期协议的资源量。新奥目前的天然气售气量约占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0%。如果保持这个比例不变,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的时候,我们还需要300亿立方米的新增资源供给,这需要长协来保障。
同时,我们也会抓住契机,获取更多有竞争力的国内天然气资源。新奥和三大油一直有深厚、友好的合作。新奥在中国服务20万家工商业客户和3000万家庭用户,我们采用好气网等数智技术把海量的客户需求聚合起来,并把这巨大需求优势转化为我们的资源获取优势。
从生产到使用,持续推动低碳LNG发展
界面新闻: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散播的甲烷气体,是其主要的碳排放源吗?
于建潮: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影响更大。虽然天然气相比煤炭更低碳,但我们特别重视天然气在生产、
运输和使用环节的气体逃逸。
在采购环节,我们会优先从国际合作伙伴那里采购低碳LNG;在处理环节,我们会额外注意LNG气化过程的气体泄露,同时避免检修工程带来的气体逃逸;在运输过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接收门站,新奥会通过在城市处理门站安装激光云台等物联设备来检测有没有气体泄漏。我们还在所经营的长输管道、城市管网等都部署了仿真系统,实时扫描,判断是否有泄漏或者被
第三方施工造成刮损,这对公司的业务安全也是重大推进。
界面新闻:低碳LNG和普通LNG相比有何区别,绿色在哪里?
于建潮:欧盟提出过
碳标签,通过这种追踪机制可以了解一件物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多少碳。相较于普通LNG,低碳LNG在油气田的开采环节就会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例如在采集过程中减少气体逃逸。在天然气的液化过程中,低碳LNG的加工工厂会使用新能源电力。在装卸环节也会严格控制气体逃逸。在运输环节,目前远洋轮主要使用重油和LNG两种燃料,而使用LNG或绿色甲醇作为替代燃料的远洋轮会更加清洁低碳。新奥会优先采购碳排放量较小的LNG,每年12条LNG运输船里,预计有一条或两条为低碳LNG运输船,将来这个比例会逐步提升。
于建潮:国内和全球都有。我们现在也会和国内的一些机构合作,进行生产经营环节的评估,同时新奥也会给我们100多个城市内的20多万家工商业客户提供除能源供应外的用电效率评价。一些出口到欧洲的产品碳标签是必要的,我们会帮助有这方面需求的客户,例如采购绿电等。宝马汽车在
山东、
辽宁上游供应商,应宝马总部要求碳标签中需有绿电,我们会为这些企业采购绿电或者供应新奥的绿电。新奥的解决方案减少了他们的碳排放,同时为自身的ESG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等
碳交易市场全面开放后,客户还可以把
减排量拿到市场上做交易,获取
碳汇收益,
界面新闻:新奥提出到2030年把旗下的舟山接收站做成零碳,怎么完成?
于建潮:首先控制气体逃逸;其次,天然气在液化过程中会释放冷能,我们安装冷能发电设备来回收能量;第三,我们因地制宜发展光伏等新能源,补充接收站运行过程中的能源需求;第四,由于舟山接收站临近海洋,海水源热泵可以和海洋储能互动。通过这么多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舟山处理站的耗能和气体散逸,并通过使用绿电来实现零碳。
能源企业ESG重点在于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促进供应链低碳发展
界面新闻:不同行业对于ESG有不同的侧重,对于能源企业来说哪些ESG指标是更为重要的?
于建潮:我们的子公司新奥能源在
香港上市,最早感受到了ESG发展潮流,同时,国内上交所也在积极推动ESG.在公司治理层面,新奥董事会下设了ESG委员会,在管理层有专门的ESG小组,对于我们所属的各个经营企业都制定了ESG相关目标,并且与他们的创值目标结合,与薪酬和职位变化挂钩。新奥董事会层面会每年组织两次回顾,ESG小组每年召开至少四次会议,实时评价、跟进、提升公司的ESG表现。
对于能源行业来说,安全
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近两年燃气行业出现很多事故,我们认为对于安全的重视再怎么高也不算高,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目前,新奥通过全场景下“看得见、知重点、有人管”的安全智能运营体系,持续提高安全治理水平。
环境友好也是能源行业的重要议题。新奥的舟山接收站位于舟山渔场西侧,我们很重视生物多样性,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会考虑到各种环境评估,例如管道会不会破坏当地的动物迁徙和生存发展,避免造成损害。
界面新闻:对于能源供应链的下游,如何做到绿色低碳?
于建潮:在能源供应链的下游,工商企业会最先感受到
政策压力,同时客户对企业也有绿色要求。作为用能大户,工商企业会最先行动起来。
新奥目前在推进家庭低碳化服务,例如鼓励使用高效灶具和燃气炉,提高燃气效率;我们每年会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入户安检,检测泄漏。在杭州的一些新建小区,新奥会负责整个社区的燃气供应和空气能热泵供暖,促进整个社区的低碳发展。
我们还考虑为家庭提供绿色低碳产品,例如智慧厨房。每个家庭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碳排放指数,如果积少成多,一个社区也可以形成碳汇,将来参与碳交易,让每个参与环境保护的人享受到低碳带来的收益。
界面新闻:新奥在国内有两万多家供应商,他们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新奥如何管控供应链?
于建潮:在能源行业,我们的供应商包括天然气领域的龙头企业,例如三桶油和海外的天然气上游企业;在设施建造方面,供应商有管道、阀门等零部件的生产供应商。在供应商管理方面,我们首先坚持廉洁原则,其次是质量可追溯,从而提高设备可控性,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就是在合作协议中加入碳排放相关条款。新奥也会帮助一些小供应商做
碳盘查工作。
界面新闻:新奥有自己的能源生产板块,例如煤炭和甲醇,如何做好安全生产,以及如何推进煤矿开发过程的环境治理?
于建潮:过去几年里我们落实了多种低碳环保措施,想尽办法在各生产环节降低碳排放,提高生产效率。我们使用了井下的精准定位系统,它可以提前报警,提示工人远离危险区。我们使用了智能的综采设备,在调度室进行远程操控。我们在自有矿山的采空区植树,形成生物碳汇。煤制甲醇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我们会把这些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做成干冰用于农业消防。
我们申请在厂区内建设屋顶光伏,2022年批设了4MW,2023年投产后会为厂区提供绿电。光伏还可以用于制氢,通过与煤
化工生产过程融合,使甲醇也更加绿色化。
在矿区,新奥还发展阳光农业,推广新种植技术,增加周边农民就业。我们种植玉米等作物,通过循环农业的方式完成塌陷区治理,并和周边社区进行互动。
界面新闻:在您看来,如何应对农村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供应压力呢?
于建潮:这几年时间内很多农村都用天然气替代煤取暖做饭,优势很明显,这几年京津冀地区、
河南以及山东空气质量都很好;然而,天然气供应并不像当初想象得那样充沛,管道设施也没有大面积普及。今年由于俄乌局势,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给农村居民取暖带来了压力。
但就长期来看,农村取暖的清洁化是必然趋势,比起要不要用煤,更应该关注如何解决资源供应的问题。目前新奥在推广生物质技术,提高沼气产气效率。农村地区的秸秆资源很丰富,只是现在没有利用到位。同样,也可以在农村屋顶推进屋顶光伏建设。
我个人认为,随着土地价值化,农村的连片改造也是一个方向。通过集中规划设计,包括配套水电和医院学校的设施改造,促进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化。如果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还可以发展成为新产业。
2023年天然气消费量将回升,不断提高中国天然气定价话语权
界面新闻:新奥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此前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上市,新奥在这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于建潮:随着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其作为一种大宗商品的市场化特点也愈发明显,因为大家有多个供应、多个需求和多个交易方式。中国目前约45%的天然气依赖进口,而在今年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剧烈变动的背景下,客户需要有稳定的天然气供应。我们参与其中,通过提供多种套餐来链接供应端和需求端,解决量价时空错配给客户带来的痛点。
天然气交易越来越活跃,目前新奥的舟山接收站有4座储罐在运营,我们还将建设4座新储罐,将其作为上期所的交割库。
另外,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新奥也在筹建包括天然气产品的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实现期现货的交易,与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和重庆油气交易中心合作,推出天然气相关的创新产品,满足行业的各种需要。
界面新闻:在和国内客户签订协议方面,新奥之后有无计划?以及今年高涨的天然气价格有没有给运营方面造成财务压力?
于建潮:我们的客户主要分为工商业和居民。在工商业客户方面,我们正在价格签署上进行一些创新,例如由短期供应协议变为长期,由单一价格变为与国外石油价格挂钩。
新奥在安全维护方面不遗余力。例如一些老旧小区的天然气管道老化,我们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换掉,这方面的成本与公司盈利考核并不挂钩。老化设施的更换和安全维护费用并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绩效带来影响,因为这些设施更换并不是一次性的成本投入,而是变成了新设施,提升了资产质量。虽然新奥可能不是客户最多的,也不是售气量最大的,但我们的安全运营应该是市场公认的最优之一。通过安全数智化提升了安全运营水平,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界面新闻:很多人预测202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天然气消费量下降的年份,您认为202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发展趋势如何?
于建潮:我相信2023年天然气消费量会回升。2022年居民用户还在持续增长,增长率大概在8%,但工商业用户的消费量有所下降。随着国内疫情政策的转向,国家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落地,我们有信心2023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会有一个很好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