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权益
市场整体表现由涨转跌。贝壳财经中诚信美丽中国ESG指数下跌3.03%,贝壳财经中诚信
碳中和指数下跌5.52%,CCX1800指数下跌0.98%(CCX1800是满足中诚信指数可投性定义且市值排名在前1800名的股票,该指数相对更能表征当月市场整体表现)。
本月相较于CCX1800,在风格层面,ESG指数的正收益主要来自于超配的高残差波动率和高流动性因子,超额负收益主要来自于超配的动量和大小市值因子;碳中和指数的正收益主要来自于超配的成长因子,超额负收益主要来自于超配的动量因子。在行业方面,ESG指数相对于上月配置比例下降的电气设备行业贡献了主要正收益,相对于上月配置比例上升的食品饮料行业产生了主要的负收益;碳中和指数超配的电气设备和食品饮料行业贡献了主要负收益。
本月ESG行业动态方面,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标准大幅修订,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宣布成立ESG顾问委员会,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发布可持续金融路线图;美联储委员会计划对大型银行出台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框架,加拿大要求到2035年全部新售汽车为零排放汽车;富时罗
素与中国平安宣布推出一系列ESG中国指数,澳大利亚计划强制要求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披露气候报告,中基协发布《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2)》。
本月具体分析了房地产开发行业的ESG表现,从该行业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披露、ESG整体评级及三维度评级表现、绿色建筑水平及
碳排放管理水平等角度进行展示。
一、 指数本月走势概览
1. 指数本月表现分析
中诚信指数选取在2022年11月26日-2022年12月25日的数据,观察贝壳财经中诚信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的表现。
本月ESG指数下跌3.03%,碳中和指数下跌5.52%。我们选取CCX1800作为基准指数对比,其中ESG指数与CCX1800点位变化、收益率变化均具有一定程度较强的正相关性。整体而言,本月CCX1800优于ESG指数收益;11月28日后CCX1800相对于碳中和指数及ESG指数有超额收益;12月5日前三者收益波动较大。
2. 成分股表现情况
二、 归因分析
中诚信指数选取在2022年11月26日-2022年12月25日的数据,利用中诚信股票风险模型,对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持仓进行归因分析,内容包括组合和主动收益部分的风格暴露和收益归因。
1. ESG指数归因分析
(1)指数暴露情况分析
下方图示分别展示指数的CCX股票风格因子暴露值和申万行业占比分布,指数超配了高盈利、低估值和低残差波动率因子。在
化工、医药生物和公用事业行业占比较大。较上月而言,化工行业占比小幅扩大。
(2)指数相较于基准的暴露情况
下方图示分别为ESG指数相对于CCX1800基准的CCX股票风格因子暴露和申万行业暴露。指数相对于基准,超配了高盈利、小市值、低流动性和低估值因子。行业上超配了公用事业、化工和医药生物,低配了食品饮料、建筑装饰与电气设备行业。较上月而言,食品饮料、电气设备行业低配程度小幅上升。
(3)ESG指数超额收益分析
下图所示为股票收益相对CCX1800指数收益的超额收益拆分为风格、行业和特质收益三部分,可以发现指数超额负收益主要来自于行业收益。
结合风格因子相对暴露和行业相对暴露,对风格收益和行业收益进行拆解,以分析各因子或各行业的收益情况。
如下图所示,指数风格因子带来的主要正收益来自于超配的残差波动率和低流动性因子,负收益主要来自于超配的动量和大小市值因子。
如下图所示,指数相对于上月配置比例下降的电气设备行业贡献了主要正收益,相对于上月配置比例上升的食品饮料行业产生了主要的负收益。
2. 碳中和指数归因分析
(1)指数暴露情况分析
下方图示分别展示指数的CCX股票风格因子暴露值和申万行业占比分布,指数高配了高贝塔和小市值因子。相对于上月而言,配置高贝塔和小市值因子的比例有所下调。在电气设备、化工和汽车行业占比较大,其中电气设备行业暴露超过35%;且相对于上月而言,电气设备行业占比小幅下降,化工行业占比继续扩大。
(2)碳中和指数相较于基准的暴露情况
下方图示分别为碳中和指数相对于CCX1800基准的CCX股票风格因子暴露和申万行业暴露。指数相对于基准,超配了小市值、高贝塔因子和高动量因子。行业上超配了电气设备、汽车行业,低配了食品饮料、银行和医药生物行业。
(3)碳中和指数超额收益分析
下图所示为股票收益相对CCX1800指数收益的超额收益拆分为风格、行业和特质收益三部分,可以发现指数相对于基准的超额负收益主要来自于行业。
结合风格因子相对暴露和行业相对暴露,对风格收益和行业收益进行拆解,以分析各因子或各行业的收益情况。
如下图所示,指数风格因子正收益主要来自于超配的成长因子;负收益主要来自于超配的动量因子。
如下图所示,指数相对基准超配的电气设备和低配的食品饮料行业贡献了主要负收益。
三、 ESG发展动态
1. 国际组织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标准大幅修订
近期,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宣布将对生物多样性主题标准大幅修订,并且新的拟定标准已经通过全球可持续标准委员会(Glob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GSSB)的批准,从12月5日至2023年2月28日为征求公众意见期,确保新修订标准的清晰、实用、完整及相关性。该标准正式通过后,将替代GRI 304: Biodiversity 2016。
此次修订内容包括,需要贯穿整个供应链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披露,仅关注机构整体运营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上是不够的;聚焦近期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重大进展,比如科学目标网络(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 SBTN) 、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他们在制定
方法学和帮助机构识别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排出重要性次序;强调披露区域特定化的影响信息,如机构应按照不同运营地区披露不同的对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影响等。(资料来源:GRI)
COP 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
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2021年10月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
云南昆明成功举办,因新冠疫情持续和防控措施影响,中国仍将是COP15会议的正式主席国。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制定并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期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计划,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2. 欧洲地区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宣布成立ESG顾问委员会
12月13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成立ESG顾问委员会及成员名单,以帮助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行使ESG相关的监督责任及事务。ESG顾问委员会承担的具体工作还包括研究制度措施禁止漂绿行为,形成工作组讨论制定ESG数据评级服务行业内自愿行为准则,审查ESG相关商业活动和上市公司的气候信息披露工作,并且还协助英国政府组建转型计划工作组,起草转型计划的框架和指导意见。
英国财政大臣Jeremy Hunt在12月9日一份关于金融服务行业的声明中表示,在投资决策方面ESG评级服务愈发成为重要环节,英国政府也希望确保这个行业的透明性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在2023年初英国会发布更新版的绿色金融战略(Green Finance Strategy),以及在明年第一季度讨论是否将ESG服务机构纳入监管范围。财政部也会作为观察员机构,协助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下成立的ESG数据及评级服务的行为准则制定工作组(ESG Data and Ratings Code of Conduct Working Group, DRWG)推进有关工作。(资料来源:UK Parliament, FCA)
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发布可持续金融路线图
12月13日,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发布报告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取代2019年发布的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这份新的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对应未来3年,将银行业内可持续金融领域中的重要议题按优先级和计划作出安排,更加凸显和强调ESG风险纳入考量的监管方向。随着近年来的国际及欧盟地区可持续金融领域条例、法令的快速演进,欧洲银行管理局需要与时俱进承担起银行业更多ESG相关风险的监管工作,包括市场纪律、监管、审慎要求的三大支柱,以及其他与可持续金融相关、评测监督ESG风险。(资料来源:UK Parliament, FCA)
3. 北美地区
美联储委员会计划对大型银行出台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框架
12月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正在就大型银行机构管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草拟原则框架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为60天。该框架要求总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机构披露气候相关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物理风险为诸如飓风、洪水、海平面升高和热浪等气候变化对人、公司财产的影响,而转型风险则指转向低碳能源的过程可能带来的
政策变化、科技受限等负面影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提出的六项草拟原则包括治理、政策流程及限制、战略规划、风险管理、数据/风险测量汇报、情景分析。此次草议的框架原则与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提案基本一致,意味着美国政策制定者正在提高对于大型银行的监管一致性。(资源来源:Federal Reserve)
加拿大要求到2035年全部新售汽车为零排放汽车
12月21日,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史蒂文-吉尔伯特宣布的新
法规建议,提议到2035年所有在加拿大销售的新乘用车、SUV和皮卡车都必须是零排放车辆(zero emission vehicles, ZEV)。该公告是在加拿大政府今年早些时候发布其2030年
减排计划之后发布的,2030年减排计划概述了实现其临时气候目标的战略,即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45%。该战略包括轻型车辆的ZEV销售授权计划,以及其他
交通电气化措施,包括为充电站和基础设施以及电动车奖励提供资金。
除了2035年的目标,加拿大还推出了一系列临时的零排放汽车销售任务,要求零排放汽车到2026年占新车销售的20%,到2030年占60%。根据政府的声明,这些目标的目的是帮助增加对消费者的ZEV供应。根据政府的估计,在2026年至2050年期间,新的授权将减少累计温室气体排放4.3亿吨。加拿大宣布的加速向ZEV过渡的举措还包括投资额外50,000个电动车充电站,到2027年达到87,000个联邦资助的充电器,以及延长为消费者和企业购买或租赁ZEV的费用分别提供高达5,000美元和10,000美元的计划。
在加拿大之前,其他几个司法管辖区包括欧盟、英国和美国在内,都引入了自己的零排放车辆ZEV要求。(资源来源:Government of Canada)
4. 亚太地区
富时罗素与中国平安宣布推出一系列ESG中国指数
12月8日,富时罗素与中国平安宣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合两家机构专业优势,构建富时平安中国ESG指数系列,结合了中国平安的中国特色ESG数据和富时罗素的中国基准指数。首次推出的富时平安中国ESG指数系列包括富时平安中国A股自由流通ESG先进50指数、富时平安中国A股自由流通ESG先进100指数。这些指数将于每年的三月和九月分别审核一次。
采用平安CN-ESG评价体系,以衡量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表现出色的公司有关表现。指数使用平安CN-ESG框架的整体评级,以调整其成分股的市值权重。平安CN-ESG框架覆盖4,000多只中国A股,主要指标分为三大类:通用指标、行业指标、新闻情绪指标。在通用指标基础上,该框架结合行业具体特征、政府处罚和公众新闻情绪等因素,全面评估中国公司的ESG表现。指数系列基于富时中国A股自由流通指数,该指数是中国A股市场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基准,涵盖在上海和
深圳证券交易所(包括创业板)上市的大中盘股。外国所有权限制不适用于富时中国A股自由流通指数,因此能准确地向国内投资者反映中国市场情况。(资料来源:富时罗素FTSE Russell)
澳大利亚计划强制要求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披露气候报告
12月12日,澳大利亚财政部发布一份关于要求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制定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框架的征询文件,从发布日至2023年2月17日对关键议题公开征询反馈意见。该文件计划对大型公司强制实施,并考虑采用“分阶段”方式对覆盖的企业及机构实施这些规则,最快将于2024年开始。该文件也提出三种未来可能考虑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的监管模式,监管方需要承担决策、监督气候/可持续相关标准的制定责任。
澳大利亚希望能结合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要求公司按照标准化的治理、战略、风险管理、目标和维度四方面进行披露报告。澳大利亚政府还表示,这项征询文件可能会是将来更全面的可持续金融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还可能包括基金贴标、制定可持续活动分类方案,及减少漂绿行为和ESG贴标管理的相关措施等。澳大利亚可持续金融战略将会在金融监管理事会协助下完成,该理事会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及财政部长。(资料来源: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the Treasury)
中基协发布《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2)》
12月1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2)》。中基协自2019年以来,发布《关于提交<绿色投资指引(试行)> 自评估报告的通知》,要求资产管理类会员机构填写绿色投资自评表,此为第四次发布《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2年度自评估调查表在2021年版基础上新增绿色投资产品净值、收益率和投资者类型相关
问题。
报告主要分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绿色投资体系建设、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体系建设、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体系建设三部分,均按照绿色投资战略管理、绿色投资制度建设、绿色投资产品运作三个评价维度进行说明。
其中,公募基金开展绿色投资研究的机构数量最多,建立投资标的绿色表现负面清单和环境风险暴露应急处置机制的机构数量相对较少,填报的108只产品中,88.9%样本基金遵循特定绿色投资策略,28.7%样本基金采取主动措施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私募证券机构2022年开展绿色投资实践的数量增加,绿色投资建设质量较2020年进一步提升,10家样本私募证券机构共发行10只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7只产品遵循特定的绿色投资策略,且定期披露执
行情况,3只产品表示会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措施包括尽调、参与股东会等。2022年私募股权机构绿色投资建设及实践情况较2021年有所提升。(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四、 ESG行业表现
在与新京报联合发布的京津冀上市公司ESG评级榜单中,房地产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且2022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多项融资端利好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大权益补充力度,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加速落地,以金融手段保证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同时各城市因城施策,相继出台了市场需求端的松绑政策。尽管当前房地产行业政策环境已进一步回暖,但房地产市场要想进入良性循环,重建市场信心,需摆脱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从外部资源驱动转向内部可持续发展,特别在“双碳”目标下,ESG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可激发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本月将对A股和中资股上市公司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ESG披露情况与表现情况和碳排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1. 房地产开发行业报告披露情况分析
根据中诚信绿金统计,2021年度房地产开发行业A股和中资股上市公司共203家,126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62.07%,其中披露ESG报告的共67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共50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9家,77家企业未披露相关报告。
2. 房地产开发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整体表现
基于ESG公开披露信息,中诚信绿金根据房地产开发行业ESG评级模型,对20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ESG评级。根据统计分析,评级结果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略有右偏。尚未有公司达到AAA和AA级别,A级别公司数量较少,仅6家公司,占比为2.96%,90.64%的公司级别分布在BBB~B之间,其中,BB级别的公司数量最多,共94家,占比为46.31%,B级别公司共50家,占比24.63%,C级别公司较少,共13家,占比6.40%。
3. 房地产开发行业上市公司ESG 三个维度评级表现
从公司治理(G)、社会(S)和环境(E)三个维度的级别分布来看,公司治理(G)维度BBB级以上级别占比较高,其中,A级别及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为30.54%,BBB级别占比高达29.56%;社会(S)维度的级别分布相对均衡,无明显的聚集现象,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环境(E)维度的级别分布呈金字塔型,C级别的公司数量占比高达57.64%,A级别及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仅为0.99%,整体的评级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对环境(E)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 房地产开发行业绿色建筑水平概况
在“双碳”背景下,绿色运营、可持续发展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其中,绿色建筑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驱动”转型息息相关。下图为房地产开发行业上市公司绿色建筑百分制分数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0~10分区间的企业数量最多,高达128家,占比为63.05%,10~20分区间企业数量为15家,占比为7.39%,可见房地产开发行业绿色建筑管理水平亟待提升。20~60分区间共有企业51家,占比为25.12%,这部分企业在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继续提升。还有9家公司得分超过60分,这部分公司在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绿色建筑方面处于行业标杆水平。
房地产开发行业共有28家公司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
认证,57家公司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二星认证,31家公司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一星认证。其中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52个,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二星认证280个,华润置地有限公司高星级项目(绿建二星级及以上)数量为62个。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新增满足绿色建筑标准的面积5,826万平方米,其中满足绿色一、二星标准的项目面积5598万平方米,满足绿色三星标准的项目面积228万平方米。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年底,拥有绿色建筑认证的项目数量为139个,获绿色建筑认证的楼面面积为2,684万平方米。
5. 房地产开发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管理水平概况
下图为房地产开发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管理百分制分数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0~10分区间的企业数量最多,高达83家,占比为40.89%,10~20分区间企业数量为24家,占比为11.82%,可见房地产开发行业碳排放管理水平亟待提升。20~60分区间共有企业92家,占比为45.32%,这部分企业在碳排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继续提升。还有4家公司得分超过60分,这部分公司在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碳排放管理方面处于行业标杆水平。
房地产开发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政策监管环境、宏观政策的边际变化对房地产开发行业发展影响重大。在金融去杠杆化的背景和“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在企业融资渠道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也给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降低风险敞口。房地产开发行业处于从“外部驱动”转向“内部驱动”的阵痛期,需增强碳排放管理水平,将减碳和去碳落实到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同时将绿色建筑等可持续发展议题作为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获取绿色建筑环境效益测算话语权,把握行业转型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