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致贺信,强调“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愿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家园”。
中国作为世界上竹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和国际竹藤组织的东道国,以技术创新驱动竹藤产业正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展示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可行路径。今天的竹藤产业,早已不再是资源低效利用的传统型产业,正在加速向以“新科技、新材料、新应用”为主攻方向的现代型产业转变。这给我国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带来如下启示。
启示一:主动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塑造竞争新优势发展新动能。过去受制于技术开发能力限制,人们只是对竹资源初级利用。竹子本身天然易开裂易燃爆、易霉变易生虫等特性都限制了其材料应用范围,许多地方空守广袤的竹林竹山,却只能任竹子老化腐烂。到了今天,竹材料技术研发日新月异,在耐腐、防霉、阻燃以及延展拼接等方面实现了关键性技术突破,通过将竹子开成丝状或薄片状,浸胶热压实现纤维重组而形成的高性能“重组竹”复合材料,正在成为代替木材、钢材和塑料的理想材质。以“工程竹、家具竹、日用竹”为代表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竹产品不断涌现,全国各地也建造了以无锡大剧院为代表的一大批竹建筑公共艺术空间。在全球禁塑限塑和木材砍伐面临环保压力的大背景下,竹子作为高效速生可自然降解生物质材料的强韧性和强阻尼结构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应用前景广阔的商业化新型材料,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就启示我们,无论何种资源要素,要想通过商业应用提升资源附加值,必须在竞争中扬长避短,真正具备成本性能综合优势,否则资源转化开发就是“空中楼阁”。传统资源型产业改造升级关键在科技创新,只有突破技术性能上的“天花板”,才能在
市场竞争中开拓新赛道迸发新生机。
启示二:延伸产业链保护好资源,构建生态价值转化实现循环。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把“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作为大会主题,充分彰显了竹藤相比林木等生长周期短、固碳能力强的生态优势,发展竹藤产业正成为减少全球塑料污染、增
碳汇减排放的重要方案。特别是通过开发竹
建材、竹家具等竹产品能更长久储碳固碳,提升竹林作为碳库的功能价值。此外,竹林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科学砍伐不仅不会破坏竹林生长,反而有助于调节其结构,充分发挥生态和经济效益。这一切都离不开下游竹材商业化开发反向带动而来的竹林资源“种植—采伐—更新”的良性循环。许多地方加快探索竹藤资源储碳固碳项目化开发模式,同时支持竹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收储竹林返包林农管理,深化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了竹林流转价格进而增加林农财产性收益。通过发展竹海山地竞赛、探险活动、徒步旅游等激活竹林的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助于提升竹资源竹制品附加值和调动林农种竹护竹的积极性,竹林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就启示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着力开发资源要素的新材料新应用空间,深化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创新路径,实现资源保护性管理扩绿增绿与生态资源商业化开发产品创新相向而行、互促共赢。
启示三:积极参与全球绿色治理,推动各国绿色开放合作发展。根据国际竹藤组织发布的《2020中国竹藤商品国际贸易报告》,中国以占世界1/5的竹林面积贡献了世界竹产品贸易额的60%以上。一方面,通过竹藤出口贸易为欧美等国提供竹制餐具、竹编制品等,助力全球减塑代塑事业;另一方面,利用竹藤产品进口贸易支持越南、缅甸等国参与全球竹藤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此外还帮助支持国际竹藤组织举办技术传播国际培训班、发起“非洲小农户生计发展项目”等,向竹藤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传授竹藤资源管理、竹子加工、竹产品设计等工艺技术,为全球绿色南南合作贡献中国方案。这就启示我们,今天的中国紧密联系世界,要通过参与全球化推动全球化,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减贫事业等治理
难题,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