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究竟谁从碳交易中赚到大钱了

2014-11-5 19:49 来源: 小康·财智 |作者: 胡柯

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也成为了成功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此前,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也成为了成功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要在理县、茂县、北川、青川、平武5个县的21个乡镇28个村境内的部分退化土地上建立多功能人工林2251.8公顷。项目的合同规定,老百姓只需要提供土地,管理好树林,通过碳汇收益获得分成。30年后,这些林子及其附属设施都将归村民所有。这里的碳交易变成了一场全民运动。

  实际上,该项目从2004年就已经着手准备,2008年通过审查,2009年底,低碳亚洲公司与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签订碳汇项目减排量贸易协议,碳交易正式生效。

  该项目的森林碳汇计入期为20年,可更新两次,共计60年。第一个计入期20年(2007~2026年),可吸收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年均23030吨。那么,60年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目前中国市场10美元/吨的价格估算,价值约400万美元。

  今年8月,记者从平武县林业局获悉,通过造林出售碳汇指标,平武县高村乡五一村创汇已达10万美元,预计今年全年,碳汇交易将带来18万美元的收益。

  种树种出碳交易,还能换美元,在四川激起了涟漪。据悉,四川如今正在酝酿今后跟国际上有减排需求的公司双边合作碳汇造林,将种树碳交易继续下去。

  就连马云也种下了碳汇树,而且平安保险、中石油等企业都在种树减碳。看来,这种新型的碳交易方式似乎更加流行。

  专家称,和“另类”碳交易相比,中介更加青睐企业节能减排碳交易,因为获利快,周转快。而林业碳汇的优点在于它没有节能减排量的要求,即使是面对不确定因素颇多的《京都议定书》,它也不会因为碳资源枯竭而没有碳卖。
123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