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该法案计划针对进入美国
市场的高耗能产品征收二氧化
碳排放关税。碳关税将在2020年实施,该
政策无疑将目标指向了中国、印度等未承担约束性温室气体
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其目的在于弥补美国因采取二氧化
碳减排措施而造成的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以及碳泄露的发生。
碳关税一旦实施,可能对世界经济、贸易和经济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对中国的冲击不容忽视。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的隐含碳含量相对较高,2010年出口产品隐含碳为22亿t左右;同时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又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对象,2010年中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地区的出口占中国产品总出口的40%。一些研究表明碳关税的实施对中国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经济增速与社会经济福利降低。
尽管国内已开展一些研究分析美国实施碳关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在要素市场不完善、劳动力短期调整不充分的情况下,美国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现有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大都采用劳动力充分就业假设,即使经济遭受较大冲击,劳动力市场经过调整依然处于出清的均衡状态。然而,这一假设不能充分体现短期存在工资刚性的情景。由于短期内的名义工资具有较强的刚性,工资调整存在滞后,将导致整个社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造成劳动力失业。相关研究表明,在考虑失业和资本非充分利用等情形下,短期政策冲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更为显著。
特别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即劳动力市场不是统一的整体,而是由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子市场构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来自于与一级和二级劳动力市场相对应的、经济中存在着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产业类型即核心产业与边缘产业。核心产业生产规模大、资本和技术密集、盈利能力强、具备支付高薪的能力,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自核心产业;边缘产业的生产规模小、资本密集度低、存在非正规的产出活动,产品市场高度竞争,二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自于边缘产业。其中,二级市场由很多非正规的中小企业构成,就业不稳定是该部门的最大特征。同时,由于存在户籍等非经济壁垒的影响,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进入门槛,在遭受短期经济冲击后,更加大了劳动力恢复就业的难度。例如Huang的研究表明,全球经济危机在短期内造成中国的非农就业劳动力由于失业迅速减少4 900万,即使经过半年的调整,仍然有接近40%比例的劳动力未恢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