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
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的烟台立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繁忙,润滑油生产线有序运行。“企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配比工艺优化系统,使辅助新品研发周期由过去的最低30天缩短为20天,
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烟台立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红梅说。
立衡环保是一家润滑油生产企业,常规成品油品种有近140种,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公司规模的扩大,对润滑油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的“经验配方”模式生产急需得到新的突破。立衡环保基于自身多年积累的专家经验和生产数据,依托华为云ModelArts平台,在生产和配料环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生产过程智能工艺优化和新品润滑油的智能配比推荐,实现现有产品配方效率提升50%。
“智能配比减少了反复调试的过程,固化了专家经验;智能工艺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成品品质。”郑红梅说,预计全面应用后,原辅料成本每吨降低约2%,每年可节约原辅料成本100万元以上,首次产品合格率提升20%以上。
作为山东四个省级新区之一,烟台黄渤海新区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
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占烟台市的三分之一左右。
烟台黄渤海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周世忠说,新区将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出台一系列
政策措施,通过引进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培育本土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智能化、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2019年底,山东首家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简称“华为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华为创新中心借助华为公司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提供220余项云服务和210余项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为企业生产工艺创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三年来,华为创新中心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已赋能510多家企业,覆盖新区9大行业和90%以上的头部企业,形成64项联合创新案例。
“华为创新中心联合新区内企业在机器视觉、决策优化、智能配料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其中万华蚯蚓盒子、胜地视觉分拣、欣和智能质检等项目属于业界首创,加速推动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落地。”烟台黄渤海新区科教创新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江荣说。
浦项(烟台)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钢板加工、生产、配送的传统制造型企业,通过与华为创新中心合作,联合打造智能化检测系统和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实现了钢板产线的智能化视觉检测,不仅解决了钢板生产过程停机检查的时间浪费和人工抽检的弊端,更使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实现了产品交付质量的跃升。
浦项(烟台)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在善说,中国国内新能源整车企业陆续落户山东,为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在设备数字化改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黄渤海新区管委的牵线搭桥,我们接触到了获得市场认可的华为,并形成了良好的合作。”
安全生产方面,通过将视频AI算法编入车间内外的监控视频流,让智能自动化监控代替了人工巡检,实现对设备安全周界、人员安全装备等厂区内54处场景的智能监控检测。发生异常情况时告警、响应速度,由原来的5分钟升级为秒级精确定位事发地,有效增强了园区安全保障能力。
周世忠介绍,为解决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
难题,黄渤海新区将通过“五步”工作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体来说,一是“拉单子”,建立企业能力清单和需求清单;二是“搭台子”,根据企业需求,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系列供需对接会;三是“结对子”,人工智能服务商为企业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供给侧数字技改服务;四是“开方子”,组织开展深层次数字化智能化诊断,对标顶尖智能工厂,逐条列出改造升级要点;五是“树杆子”,积极为企业申报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晨星工厂等荣誉,鼓励支持更多企业参与“智改数转”。
据了解,黄渤海新区将在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基础上,谋划制定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吸引集聚更多数字经济产业企业,促进区内数字产业生态繁荣壮大,为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强大的“烟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