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2023-2-28 14:44 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7版 |作者: 周雁凌 季英德 董若义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右一)日前带队赶赴烟台市,深入企业了解生产建设和污染治理情况,现场研究需要帮助解决的事项,助力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2月26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

这是一次统一思想、坚定信念、鼓舞干劲、振奋精神的总结会。“主要环境指标持续大幅改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质效明显,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两年超过93%……”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硕果累累,成绩可喜可贺;“必须始终坚持创新理论指导,必须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策略方法,必须始终坚持凝聚合力推进,必须始终坚持守牢安全底线,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的“六个必须始终坚持”经验弥足珍贵。

这是一次凝聚共识、启迪智慧、取长补短、开拓思路的交流会。“创新水环境治理模式,借鉴中西医系统观进行精准防控、联防联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万物和谐美丽黄河三角洲”“纵横联动聚合力、超前部署提效力、精准施治激活力、严格监管强威力、创新保障增动力‘五力齐发’治理臭氧污染”等交流发言,有思考有创新有实践有亮点,大家深受启发,备受鼓舞,获益良多。

这是一次举旗定向、明确任务、奋勇争先、砥砺前进的誓师会。“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各项工作只能进步、不能退步”“推进十个加力提升,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实现新跃升……”战鼓擂、旌旗展,冲锋的号角已吹响,全省生态环保铁军燃放奋进激情,踔厉前行,苦干实干,全力推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在会上指出,今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坚决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走在前、开新局,主动服务和推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

全面从严治党

彰显担当作为

近年来,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逐步建立起“党建+文明创建”机制,“三级联动”建设模范机关,“党旗红·生态美”党建品牌特色鲜明,荣获“党建引领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创新案例”银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一支部联系一企业”活动,深化“双联共建”,持续整顿纪律作风,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侯翠荣在会上强调,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坚持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以贯之推进生态环保铁军建设,确保思想、状态、作风、能力等各方面全面适应发展需要。

突出政治建设,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理论武装向深度拓展、向基层延伸。

强化正风肃纪,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教育,定期排查廉政风险点,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治污,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做好融合文章,持续擦亮“党旗红·生态美”品牌。抓住基层党组织书记 “关键点”、基层党组织“着力点”、党员干部“基本点”,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调动大家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树立重实绩重实干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考验和检验干部,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压实主体责任,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坚决落实“一岗双责”、人人做到履职尽责。把政治监督贯穿生态环保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力支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协同落实。

山东省纪委监委驻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席思国在会上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特殊意义。

席思国强调,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会要求,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上担当使命责任。生态环境保护既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必须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更好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更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要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坚持不懈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韧劲和定力。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增强行动上的坚毅执着,做到全面从严不松劲,持之以恒抓下去。要行稳致远继往开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走深走实。强化政治建设,守好绝对忠诚“生命线”;强化主体责任,抓紧管党治党“牛鼻子”;坚持严的基调,严防严治“四风”问题;扎紧制度笼子,主动堵塞漏洞规范权力;强化干部管理,建强生态环保铁军,为促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证。

深化治污攻坚

提升环境质量

“在全国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练兵中,山东省荣膺全国第一……”一个个荣誉,一项项成绩,彰显着2022年全省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山东省主要环境指标持续大幅改善。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6μg/m3,同比改善7.7%,近三年年均改善10.3%;优良天数比例73.2%,同比改善2.1个百分点。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优于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15.7个百分点;Ⅴ类及劣Ⅴ类水体连续两年“清零”,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100%。7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提前超额完成。

一年来,山东省累计有1.5万家(次)涉VOCs企业完成治理设施提标改造,联合执法检查抽测柴油货车21万辆(次),4000余台老旧机械完成报废更新。协同推动36个县(市、区)完成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排查整治4142个河湖超标隐患问题。全省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超过90%,入海排污口已整治完成99.8%。新增完成559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500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为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山东省全面强化医疗废物监管服务,守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创新实行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监管,开展危险废物风险集中治理,拉网式起底式排查固体废物非法堆放、贮存、倾倒、填埋点位。制作《辐射事故警示教育片》,全面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完善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举办环境应急实兵演练。

山东省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巩固环保大格局。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全兑付,提前完成排污许可“双百”质量复核,开启排污权实质性交易。实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推动解决各类问题1万余件。推行差异化监管,压减现场执法10%以上。

围绕生态环保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山东省各市坚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红在经验交流时介绍,济南市以“消劣Ⅴ、防反弹、提优三”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辨证施治,创新打造水环境治理模式,进行精准防控、联防联控,实现减污降碳、生态扩容,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国控、省控、市控断面和16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100%达标,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体和省控、市控断面Ⅳ类水体比例均为100%。

“臭氧污染问题是制约泰安市空气质量改善,尤其是制约优良率改善的最大‘拦路虎’。”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先锋在发言时说,泰安市将臭氧等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纳入市委“六比争先·标旗夺金”重要事项,督促部门、企业全面落实环保责任,积极应对夏季臭氧污染天气,在全市形成“一方统领、多线作战、立体攻防”的大气污染治理格局。2022年,臭氧年均浓度同比改善3.3%,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位。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毕建康在经验交流中介绍,为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威海市牢牢把握“空气质量只能改善、不能恶化”的工作要求,把PM2.5改善作为大气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点定位、加压奋进,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PM2.5浓度为21μg/m3,改善12.5%,绝对值和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位。

实施黄河战略

推动绿色发展

聚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山东省加快推进“四减四增”行动,钢铁等产能关停整合取得突破。出台“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和碳排放指标收储办法,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履约比例99.82%,累计成交额占全国的53.55%。出台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配套金融支持措施,建立省环保金融项目库,成立省环保发展集团,环保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对6市开展省级生态环保专项督察,开工建设人工湿地40余处,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启动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本底调查,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和10个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8个县区入选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地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云龙在发言时介绍,围绕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标杆目标定位,东营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紧紧以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龙头,统筹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着力提升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黄河三角洲已成为东亚种群最大的鸟类迁徙停歇地,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

聚焦服务稳定经济大盘,山东省遴选推介100个“抓环保、促发展”优秀案例,出台实施生态环境领域稳增长20条措施,13项“抓环保、促发展”措施纳入省政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环评审批瘦身提质,89.4%的项目仅需备案,高效审批项目环评1.2万个,涉及投资1.8万亿元。13个项目入选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总投资额600亿元以上。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连续3年超过1000家,新批准建设和命名12家生态工业园区。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海在经验交流时说,潍坊市坚持以高质量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行“一企业一目录”制度,保障1488个重点项目落地;强化要素保障,对1117个项目实施总量确认,审批环评文件1450个;争取中央、省级生态环保资金3.95亿元,筛选19个项目纳入省环保金融项目库;深入开展“一企一策”帮扶指导,帮扶108家企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512个。全市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频共振、相互促进,踏上生态优良、质效提升的绿色发展之路。

携手实干奋进

描绘壮美画卷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大局大势、加快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持续构建的大环保格局,特别是社会各界持续激发的生态环境意识,经受了重大考验的生态环保铁军队伍,给予大家直面挑战、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实干奋进,就一定能够迎难而上、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会上,侯翠荣掷地有声的话语,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2023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将聚焦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高质高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等领域,努力实现“十个加力提升”。

美丽山东是生态山东的提档升级,今年是全面推进的第一年。要全力办好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打造一场高规格、高质量、有特色的生态环保盛会。要抓实“四减四增”,开展成效评估,紧盯重点领域,搞好后续衔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构建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找准薄弱环节和问题症结,及时优化工作重点和推进策略。培优做强生态环保产业,打造绿色经济增长点。

在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上,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扛实政治责任,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扎实推进省委专项巡视整改,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借势借力。统筹推进保护治理攻坚,确保黄河流域国控断面水质100%优良。坚决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持续实施十大行动。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聚焦蓝天碧水净土,持续深入开展治污攻坚,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要紧盯重点行业、聚焦重点领域、抓实重点时段,强力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管控。要实施精准管控,强化源头治理,完善配套机制,协同推动重点流域河湖“保水质、增颜值”。要切实抓好南四湖东平湖综合整治,确保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陆海统筹控制总氮污染,确保今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1%。

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上,要编制实施《山东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35》,以碳市场碳交易为抓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聚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向农村延伸,提升乡村生态振兴齐鲁样板成色,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黄河干流、南四湖、东平湖流域要基本完成全域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

在高质高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落实27条“抓环保促发展”政策,整合生态环境领域各类资源,全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环评保障服务,做好项目保障,做优政策服务,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执法监管效能,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严格规范行政处罚。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保障能力,要从严从细做好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守好安全发展“一排底线”。在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上,要深入构建大环保格局,进一步压实责任,树牢考核“风向标”,用好环保督察利器;要加快实现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推进排污许可提质增效,探索排污许可与环评一体化办理,强化证后监管。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上,要扎扎实实抓基层、打基础,做好垂管“后半篇文章”。要创新内部协同机制,完善监测工作体系,建强督察执法队伍,做好资金项目管理。完善省驻市监测中心与市局协同机制,推动各中心深度参与和服务支撑市局中心工作。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作会议总结时强调,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十个加力提升”。要抓细年度工作的部署落地,明确时间节点、工作目标、责任主体,挂图作战、紧盯不放,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各市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实事求是地谋划、推进全年工作,确保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要抓严风险隐患的防范化解,全面排查各类环境安全隐患,强化防范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要畅通信访渠道,坚决守住环境底线,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