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情况不尽相同,目标完成情况也有所差异
由于各地情况不尽相同,目标完成情况也有所差异。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海南、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节能降碳目标完成进度相对滞后,而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则在减排工作方面进展缓慢,新疆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进度都不尽如人意。
为做好节能形势分析,发改委建立模型对各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进行预测,并与各地年度节能任务逐月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各地预警等级,制作了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预警等级分为三级,一级地区节能形势十分严峻,二级地区节能形势比较严峻,三级地区节能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2010年以来的预警情况发现,新疆、宁夏、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省(自治区)多年来预警等级多为一级,这表明这些地区节能形势十分严峻,须及时启动预警调控方案。但是截至当前,这些地区的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根据发改委发布的各地区2014年前三季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对照各地“十二五”年均节能任务,前三季度,
福建、海南、青海和新疆4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一级。
西北地区节能任务完成情况不理想,与当地经济现状不无关系。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产值占到全国6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和要素限制等原因,尤其是西部地区,更关注经济增长,
节能减排工作重视不够。“十二五”以来,一些西部地区新建并开工了大批高耗能项目,目前这些项目产能持续释放,导致这些地区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节能减排压力不减。
知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期发改委约谈了西部地区相关部门,比如宁夏,一些高耗能项目已经建成,但是出于节能减排方面的压力并未开工。有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称,面对经济下行,
政策层面可能会有松动,中西部高耗能项目可能会开工,对节能减排带来压力。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强和一系列的战略布局,以及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加上中西部地区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未来,中西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有望迎来发展。专家建议,不同地区应该实施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对于中西部一些经济基础薄弱、耗能基数较低的地区。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实施起来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