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
碳中和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
河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河南省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应用绿色技术。
推进重大绿色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研发和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工业减碳去碳。
1.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部署工业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实施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程,创新研发低碳零碳新工艺新技术,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上下游协同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力度。发布工业绿色
节能低碳工艺技术装备推广目录,分行业组织绿色节能低碳工艺技术装备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先进适用的工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以
水泥、
钢铁、
石化、电解铝等行业为重点,聚焦低碳原料替代、短流程制造、低品位余热余压利用等关键技术,推进生产制造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鼓励各地各行业开展绿色微电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节能低碳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试点示范,探索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新模式。(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改造示范。围绕钢铁、
建材、石化
化工、
有色金属、装备、轻工、纺织等行业,实施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工业流程再造、电能替代改造、二氧化碳回收循环利用等技术示范工程。鼓励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引领作用,加大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上的投资力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经验和行业方案。按照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
减排、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公辅设施改造,组织实施一批绿色低碳转型改造项目,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政府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打造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工业节能、绿色制造、资源利用、低碳发展、数字赋能等方向,培育一批省级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供给与服务能力。支持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力量建立
市场化运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面向企业、园区提供低碳规划和低碳方案设计、低碳技术验证和
碳排放核算等服务。积极培育绿色制造系统服务商、
第三方评价等专业化绿色服务机构,提供绿色诊断、研发设计、集成应用、运营管理、评价
认证、培训等服务,构建支撑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公共服务力量。(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