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账户是开展碳核算与绿色交易的重要载体,当前,企业碳账户已在电力等相关行业开展探索,您认为碳账户是否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建设碳账户还面临哪些问题?
王遥:碳账户在我国虽然早已开始了相关实践,但目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一是
碳排放数据的采集与核算缺乏统一标准。现阶段,我国碳账户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碳
减排核算规则、数据获取及计量方面均未建立统一的方法与标准。各机构所采用的数据采集方式、计量模型及计算规则不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二是当前碳账户数据应用缺乏互联互通机制。目前,无论是个人碳账户还是企业碳账户,均依靠各自平台独立存在,未在更高层面实现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互认、互享,更加难以实现
碳减排相关权益的自由流通,使碳账户的应用场景失去了进一步创新的可能性。三是数据安全及风险管控缺乏机制保障。碳账户采集的数据覆盖个人生活及企业经营等众多社会生产经营问题,因此,数据安全不仅涉及公民隐私保护问题,也涉及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平台公司在数据筛选利用等流转过程中的数据泄露风险。目前,在碳账户领域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
法规保障数据采集、流转、应用及存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问题成为碳账户未来发展的一大掣肘。
在碳账户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在数据采集与核算等方面建设统一标准;另一方面也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特别是对于企业碳账户而言,应当在统一的采集与核算标准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碳排放基准值。应当鼓励企业多方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支撑政府及金融机构配套差别化产业
政策和金融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发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完善
碳普惠激励机制,撬动更多力量以更大维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