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气候投融资的发展背景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
政策和措施,实现“3060”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并提出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汇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指导意见》,内容包括总体要求、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地方实践、国际合作、组织实施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气候投融资领域七个方面。这是继2016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后,又一个推进环保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2021年可以称之为“双碳目标行动方案制定年”,中央明确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1+N”政策体系,而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明确了我们应强化我国的科技力量,不断完善并创新现有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从宏观面、政策体系、生产体系、消费体系、流通体系、基础设施、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金融创新、
法规等不同层面给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路线图。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10月26日,国务院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在顶层设计统领下,能源、工业、建筑、
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
电力、
钢铁、
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陆续发布,与科技、财税、金融、
碳汇等保障措施一起,共同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随后,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的落实意见。人民银行表示将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同时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引入
市场机制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提供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巨量资金。
2021年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3-5年的努力,试点地方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鼓励试点地方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
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
碳金融服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推动碳金融体系创新发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文件的出台是响应党中央的重要宣示,应当充分地发挥利用好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及市场的主体作用,解决因气候资金供需矛盾而制约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和国家目标任务落实的突出
问题。当前迫切需要构建有效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从而能够鼓励引导更多的责任投资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为实现“碳中和”愿景垫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助力双碳目标路线图有待落地,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区域试点、宏观政策大局和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之间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政策的激励机制有待突破,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转型金融应将新冠疫情后的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有效协调,通过绿色低碳的政策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1+N”双碳路线图,有效满足绿色产业投融资需求,形成可持续金融推动力。同时应当加快构建有效完善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保障我国在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的金融体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