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重新定义资产价格,马骏、吴晓求谈风险与趋势

2023-4-3 10:31 来源: 第一财经

“你买新能源了吗”,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期间,新能源板块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的热捧和价格浮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绿色转型重新定义资产价格,而国家、产业、公司、金融机构、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也都将随之发生变化。如何规避其中的金融风险?

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差异化的金融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由于目前一些绿色能源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较强,技术路线风险过大,他认为更适合PE(私募股权投资)、VC(风投基金)这种金融工具介入,而不一定适合银行或债券市场等。

马骏告诉记者,目前绿色转型中的风险分为几种:

一是 “洗绿”风险。虽然企业看似在做绿色项目,但实际上“干的不是绿色的事”。如果这种项目获得了银行贷款或者其他融资,那么融资提供方就要面临所谓的“洗绿”风险。防范这类情况要注意很多因素,一要明确标准、二要强化披露,三要有可信的认证,从而减少和化解这类风险。

二是不转型的风险。如果一家企业长期保持高碳,可能未来就得被迫要退出市场,从而导致相关的金融企业的金融风险。贷款提供方可能要面临坏账,对应的投资机构也可能面临估值下降的风险。

三是转型过程中的技术风险。例如,近年业界对于氢燃料汽车的争议又起,有人担心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后发现不敌其他技术路线。实际上,很多企业当前所选择的技术路线未必是三年以后有商业价值、能跑得通的,所以他们在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种风险。当然,路线也可能走通了,那就可以赚钱。所以这一类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可能更适合PE/VC这些能够承受风险的投资主体。

此外,煤电等资产的转型也因风险面临资金困境。“煤电本身不是一个绿色产业,但是它也需要投入资金向低碳转型。截至目前,绿色金融基本上支持的是所谓‘纯绿’或接近‘纯绿’的经济活动,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尚未得到足够支持。因此,建立转型金融政策框架非常重要。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编制转型金融目录,首批覆盖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四个领域,为这些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行业提供更低成本、更便利的融资。”马骏说。

针对投资者涉及新能源资本市场“泡沫”、技术路线不确定等方面的担忧,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武断地说现在估值高就是泡沫,主要还是看未来的趋势,这里存在一些基本的逻辑判断”。他举例称,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就有所谓“泡沫”的声音,但是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基础。所以,如果某种新能源技术真的是未来的大势所趋,那当然要有很高的估值,但如果是“假的”就是泡沫了,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比如说氢能源,它的原理是水分子被电解成氢和氧,分离的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能源。那这个分离出来的氢是不是能够对冲掉消耗的能源或者比消耗的能源多?要是大它数十倍,那没问题。要是消耗的比分离出来的还多,那可能就没有意义了。另外,氢的储存运输也很难。我经常听到广告词,说氢能源是人类最后的清洁能源,我想这个逻辑还要再理一理。再说光伏,一块光伏板能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生产消耗的能源远低于它供给的能源,而且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认为这个价值还是比较确定的。我想人们的观察应该基于这些基本原理,从而判定它是真还是假。”吴晓求说。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