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经
北京绿色交易所
认证,某央企总部大楼拿到了年度运营“
碳中和证书”。
一座大楼如何实现碳中和?据介绍,该大楼2022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共计7746.71吨二氧化碳当量,该
碳排放量通过购买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及中国核证自愿
减排量(
ccer)进行等量消抵,从而实现碳中和。
“企业通过这种举措表明对绿色发展的决心,实际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还需要更多可持续的行动。”某券商绿色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在碳
市场中,控排企业有的通过技术提升实现负排放,有的则通过自身
节能降耗和
碳交易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对应的机会
去年末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清洁能源
论坛也曾拿到一份“碳中和证书”,由金诺碳投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诺碳投”)提供支持。
从相关证书信息看,上述论坛召开期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估量为15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些排放通过购买并注销等量的基于国际核证
碳减排标准(VCS)的核证减排量(VCUs)完成碳中和,VCUs来源为三峡新能源打捆光伏并网项目。
“
碳配额是用来履约的,有交易就会带来相应的市场机会。”金诺碳投相关负责人介绍,“林业、光伏等新能源都是优质的碳资产。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户用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在帮助企业实现碳中和的同时,还能助力乡村振兴。比如,林地资源丰富的地方都地处偏远,可积极拓展林业
碳汇项目。”
从这些实践可见,
碳市场通过赋予碳排放量一定的价格,短期内为企业带来了灵活的履约方式,对减排成本高的企业而言,能够通过市场交易,低成本实现履约,为转型升级赢得时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碳中和对应的投资机会可分成两部分:一是减碳,二是处理碳。减碳对应的是工业领域的
节能减排,对应制造业升级;处理碳对应的是利用碳的层级,更多从市场交易角度去处理或应用。
金融机构进入碳市场
据了解,在早期的碳市场中,碳交易主要发生在碳控排企业和碳资产服务机构之间。当前,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逐步纳入碳市场。业内预计,碳交易未来或将在更多类型的不同主体间进行。
以证券行业为例,截至目前,共有8家券商可参与碳
排放权交易。一些具备产业生态圈背景的证券公司表示,将依托股东的产业优势和自身较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支持控排企业深度提升碳资产价值、盘活企业碳资产,同时,希望以融促产,助力股东的主业实现低碳转型目标。
上述券商人士表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入场交易,能够为碳市场带来巨大的流动性,相较于
碳资产管理机构,金融机构能够进行
碳金融产品的开发。比如,发行碳中和债、实施碳资产证券化等,从而使市场上加快形成更加完整的产品结构。
从公开信息可见,一些银行落地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从而盘活碳资产。比如,某银行首笔14亿元林业碳汇项目贷款成功投放;40万亩竹林换来52亿元授信额度等。
2016年8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到,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促进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有序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
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探索研究碳排放权期货交易。此后,北京、上海等试点市场一直积极探索碳金融产品创新。2021年,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激励整个金融业支持碳减排,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专家分析认为,
政策部署及试点经验将稳步推进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未来我国碳市场将逐步推出碳金融
衍生品,形成多层次碳市场,市场流动性将大大提升。
盘活碳资产是迫切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开市,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8亿元。如果我国碳市场交易全部启动,规模大约为40亿吨。随着
钢铁、
有色、
造纸等行业逐步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中,碳控排企业规模将不断扩大。
“由于目前全国碳市场仍处在发展初期,盘活碳资产是当前企业的迫切需求之一。但企业如果不具备专业管理能力,不但难以从中获益,而且有可能在碳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位业内人士说。
“比如,企业要通过备案获得CCER,需要对各类项目产生的减排量进行核查、评估、验证,编制申报材料,并提交交易所进行签发。这个过程需要搭建完整的技术团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不是每家企业都具备这个能力。”金诺碳投负责人说,而现实情况是,各家企业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约束,科学管理碳资产的需求不断增强。通过有效的碳资产管理,企业可以深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潜在资产和潜在负担,了解碳配额或碳抵消的供需状况,从而进一步发现碳资产的价值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