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将如何影响国内和国际上各个产业的发展?对此,1967年成立于德国的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具有独特的全球化视野。近日,罗兰贝格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许季刚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
双碳对能源公司影响最大将促使高耗能行业洗牌
贝壳财经:当前世界越来越关注
碳排放问题,我国也在推进“双碳”目标。双碳要求对哪一产业的影响较大?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许季刚:双碳对于能源生产部门,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能源公司、
电力企业的影响很大,而且在过去的15到20年里面,这一影响逐渐凸显。
影响之一是投资的换轨,过去能源建设投资的都是传统能源项目,相对比较安全稳健,容易控制风险。现在有大量的投资转移到了VRE(风光发电等波动式可再生能源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项目上,VRE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变动大,能源公司不容易管理。储能建设如果不配上VRE,整个能源部门就有风险,所以它增加了整个体系的管理难度。
投资的换轨也带动了产品层面创新的要求,我们需要发现新的技术,如有数据显示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产能占全世界80%,但我们擅长的是晶硅路线,从短中期来看这一路线可能没有竞争力问题,但放到更长期看存在问题。因为早在十几年前的分类里就认为晶硅是第一代技术,薄膜是第二代技术(记者注:薄膜电池较晶硅电池而言长期具备更大的降本潜力)。我们的企业有量的优势,但在尖端技术方面需要进步,要持续做基础材料研究,才会有质的突破。
在能源应用端,最受影响的是高耗能企业,如
建材、
化工、
钢铁、
有色金属,这些类别的企业对双碳的压力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