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新型能源成为高频词之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新型能源产业是实现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记者注意到,不少代表委员把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未来,新型能源如何走出产业发展困局,形成集成效应,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对此,代表委员建真言、献良策,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首次纳入报告
在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岭东乡丰顶山,一台台风力发电机“大风车”矗立在群山之巅,挥舞着巨擘,将缕缕清风转化为涓涓电能。
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一大片蓝色光伏板“吸光吐电”,蔚为壮观。
在
青海省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一片油绿绿的草滩上,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的太阳能板闪闪发亮。
……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新型能源基地拔地而起,为企业工厂、千家万户持续输送清洁能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
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
“双碳”背景下,推动新能源发展已成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今年“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首次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在2023年将提速。
所谓新型能源体系,业界普遍认为,是以清洁能源为供给主体,以新型
电力系统为重要依托,以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前提,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根本方向,为适应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新一代能源体系,旨在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引擎。
那么,如何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围绕这一议题,相关能源企业积极建言献策,提交多份相关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对媒体表示,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总装机25.6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煤电达到12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47.3%,新能源利用率保持95%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上升到25%以上。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绿色电力消费持续扩大,能效水平稳步提升,降碳
减排效果明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电力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在新型能源体系的实现路径中,‘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是潜力空间巨大、技术经济可行的关键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邹磊表示,多能互补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特征是清洁低碳,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成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不仅如此,业界从广义的新型能源体系出发,对于下一步如何加快建设,有着普遍共识,这是需要从两方面发力。
一方面,要继续推动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面提升风能、太阳能供给能力,推动智能光伏在工业、建筑、
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稳健发展,大力发展氢能、环保装备等产业,促进生物基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另一方面,要强化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在加快煤矿智能化技术及建设,加快跨省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和油气管网、储备能力建设的同时,重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煤基碳材料为主线,构建煤基新材料、新燃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
由此可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双轮驱动,才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有专家称,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将主要是以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为主,整体而言,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预计将主要涉及风能、太阳能、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碳捕获等七个领域。
“双碳”目标,将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突破绿氢发展瓶颈谋划“双碳”未来
舆论关注到,今年在新型能源体系中,氢能成为被代表委员最关注的领域之一。
氢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等优势,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从国际上来看,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把氢能产业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并制定氢能发展的战略、计划或路线图。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全球能源总需求的占比将由目前的0.1%增至18%。
氢能在交通领域作为高品质热源,能够减少汽柴油消费;作为大规模、长周期、跨季节的储能方式,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大基地新能源电力集中外送;作为清洁
化工原料和还原剂,以“风光氢储”一体化、“绿电-绿氢-绿氨(绿色甲醇)”一体化等方式,可以促进煤化工、石油化工及相关应用产业的深度脱碳,同时为新能源就地消纳提供解决方案。
实际上,氢能在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在我国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为氢能中长期发展描绘了蓝图。
随后,国家及各省(区、市)层面陆续出台一系列氢能产业支持
政策,有关企业积极落地一批重点项目、开展关键领域技术攻关,我国氢能产业链建设日趋完善。
多位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氢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应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挖掘氢潜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
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看来,氢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得的氢气被称为绿氢,以绿氢代替现有化石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手段之一,也是将不稳定的风光能源转化为稳定能源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氢能产量达3300万吨,居世界第一,氢能研发、制备、储运和应用链条不断完善,氢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绿氢产量还不到总制氢量1‰,绿氢的发展仍有一系列
问题亟待破解。
不少代表委员总结道,目前,绿氢产业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氢关键设备成本高,目前适用于可再生能源的质子交换膜生产工艺及和铂电极催化剂等关键组件成本较高,导致铂和铱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造成本较高;二是产、用氢空间分布不匹配,可再生能源与用能产业存在空间错位,我国光伏、光热、风电等再生能源集中在太阳能光照充裕的西北、东北等地区,而高耗能、高碳排且难以脱碳的
钢铁、煤化工、
水泥等工业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交通工具,大多集中在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与可再生能源制氢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衡;三是装备规模化有待突破,电解槽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需求,与此同时,适应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技术装备还有待完善,如风电制氢系统中抗风电大范围扰动的电解槽设计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
在推动绿氢产业发展瓶颈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表示,国家层面统筹建立氢能管理机制,规范氢能制备、储运和加注等环节建设管理程序,着力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和政策瓶颈。尽快制定完善氢能的配套标准
法规和支持政策,明确运营管理部门及相应职责,回归氢能的能源属性,对制氢、加氢的建设与经营管理进行全面规范,支持一定规模的加氢合建站和制加氢一体站落户到非化工园区,加快推动现代氢能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新动能。
一边是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另一边,行业发展也需要科学规范。薛济萍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修订完善现有氢能安全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强化制氢、储运氢、加氢、用氢等各环节主体安全风险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水平。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氢能运营监测体系,提升产业应急管理水平。
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看来,应该做好整个产业链,现在有绿氢、灰氢,也有光伏发电转制氢,这样再造加氢站,成本又降一大块,希望氢能产业从国家角度、从顶层设计出台相应政策,这样更有利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助力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建议,国家出台针对绿氢发展的电力支持政策,以电网作为补充和调节,实现绿电制氢的连续化。
廖增太表示,具体模式为:绿色电力年发电规模大于或等于制氢年电力需求,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当风电、光伏发电量高于制氢所需电量时,超出部分的电量上网“储存”,当发电量低于制氢所需电量时,不足部分由电网“储存”电量补充,电网公司收取相对合理的服务费。此外,为推动绿氢产业的长远发展,建议合理有序推进化工行业纳入全国
碳交易市场,发挥
碳排放配额作为减碳调控工具的作用。
在走向碳中和的道路上,氢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零碳二次能源,无论在发电、工业以及交通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动力电池问题引发关注
新能源汽车是眼下我国“朝阳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出口一大新亮点。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过去一年,“采取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这一数据表明,过去一年里,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发展势头很好,克服了多种困难,实现了世界汽车供应链缺芯断链等影响下的中国生产稳定,还为稳投资、稳消费、稳生产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消费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出口量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去年出口了67.9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20%。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迈入700万辆规模,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占率为25.6%。
李书福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具有几个特点:第一,战略非常清晰,方向很明确,目标也很具体;第二,执行、推广、实施非常严格,很有序,管理得很好;第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始终围绕着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的生态链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消费体验也越来越好。“现在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很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每年都会出现一些‘爆款’汽车产品,出现了消费者排队购买的现象。我建议大家多多选购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李书福说。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已然炙手可热,不只是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成本问题也成为车企头上的“紧箍咒”。有车企掌门人甚至直呼“我们在给动力电池企业打工”,在行业内引起轰动。
动力电池价格为何居高不下?这恐怕与原材料脱不开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以锂电池为例,中国是锂电行业的全球生产中心和需求大户,但生产锂电的上游核心、稀缺矿产资源却大都分布于国外。
“目前,我国锂电产业链企业普遍将国外开采的矿产资源运回国内加工,并在国内销售和使用,这一商业模式存在巨大隐忧。”尹同跃介绍,一是产业链上游主要在国外,易受国际政治和所在国政策影响;二是海外锂矿资源来源地较为单一,产业链集中风险突出;三是国内众多企业参与国外矿产资源或矿业公司竞标、竞购过程无序,相互抬价,导致资源获取成本高企,助推电池成本上升;四是尚有大量的优质矿产资源分布于玻利维亚、古巴等“一带一路”国家,因国家性质、基础设施薄弱等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妥善利用。
对此,尹同跃认为,将锂、钴、镍列为国家的战略储备资源,通过与国际,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推动资源所在国将上述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开发项目;引导我国相关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积极参与资源所在国开发和产业链合作,同时充分关注当地的生态与人文和谐,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福祉和我国产业的发展创收创利,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国家口碑,创造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条件。
在原材料的下游,动力电池安全和溯源问题同样牵动着代表委员的心。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开展动力电池护照及配套政策研究,加强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曾毓群看来,电池护照是物理电池的数字孪生体,可实现对动力电池全供应链的透明化数字管理。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可通过电池护照,简单直接地查阅电池产品的相关信息。电池护照作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有力抓手,可成为促进电池产业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曾毓群建议,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发挥中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针对
碳足迹、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实际管理需求,研究设计我国电池护照,并将其作为我国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对于动力电池回收,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静瑜深有感触。
刘静瑜表示,当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仍存在消费端去向不明导致退役动力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拆解回收方法和回收规模化不足导致环境隐患及经济价值不足等问题。
刘静瑜建议,对电池回收体系进行顶层策划,由动力电池企业牵头,从产品设计源头制定电池回收路线,建立高效电池回收体系;制定回收过程的标准规范,确保回收低碳、环保、高效,并具备经济价值;优先支持具备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大数据管理能力、掌握低能耗零污染材料再生技术的动力电池企业进行产业化布局。
经国盛证券测算,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实际市场规模2022年预计约为146亿元,至2030年理论上可达1406亿元,锂电回收整体市场规模2022年预计约为314亿元,至2030年理论上可达2351亿元。
代表委员们的建议提案不无道理,回收退役动力电池,获取原材料,是具备“经济价值”的高效选择,但如果没有完善的回收体系,就很难真正发挥原材料的循环价值。
相信,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明天会越来越好,天空将会变得更加蔚蓝,空气质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储能行业发展迅速但商业化充满坎坷
储能作为我国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领域。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从政策体系、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到产业链和标准体系建设均实现跃升突破。截至2022年底,全国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较上一年增长110%以上。
尽管行业发展迅速,但商业化依然充满坎坷。
目前,全国多地将配建储能作为新能源场站并网或优先调度的前置条件,但建设成本往往由新能源企业单一市场主体承担,影响了项目投资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建议,合理疏导储能成本,合理界定输配电服务对应的储能成本,并将其纳入输配电定价成本构成范围,并推动发电侧储能的运行和价格政策制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同样呼吁,探索建立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合理体现储能设施的装机经济效益。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曾毓群在提案中就指出,针对抽水蓄能国家已出台了容量电价机制,但对于发展空间更大的新型储能,却无法同等享受容量电价政策,面临不公平竞争,发展速度和质量严重受限。建议参照抽水蓄能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特点的容量电价政策,给企业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
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也持相似观点。杨洪明表示,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国家密集出台支持政策,规划到202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同时,已经推出“新能源+储能”模式,逐步健全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但在能源保障供应、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多元化发展等方面仍然问题凸显。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凸显,电力负荷逐年攀升,迎峰度冬保供电形势严峻;成熟商业模式有待培育,市场秩序亟须规范;迫切要求健全安全标准体系,加快新型储能建设落地。”杨洪明说,
因此,杨洪明建议,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优势,坚持以“新能源+储能”为主要应用方向,统筹政策和市场,统筹安全和效益,按照“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调节、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路径,加快推动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要强化市场管理,加大“新能源+储能”模式推广力度;夯实安全基础,加快健全储能安全及消防管理机制;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协同并进。
对此,宋海良也建议,探索建立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和容量市场,合理体现储能设施的装机经济效益。推动现货市场逐步放开市场价格上限约束,允许储能等高成本灵活性资源通过短时高电价盈利,明确电储能辅助服务市场准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各类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在条件成熟时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
“新型储能能否盈利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表示,目前,新型储能属于按政策需求强制配置,相关产业扶持和补贴政策不足,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由于投资回收周期长、成本高、商业化模式单一、经济效益差等原因而导致新能源投资建设者和运营商主动投资建设新型储能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些运营商会想方设法降低储能的建设成本。新型储能实际上已经成为新能源建设的新增成本,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对于储能设备制造商而言,由于低价竞争的原因,盈利空间不足,新型储能行业出现了以次充好的现象,有些甚至出现了安全性等问题,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对此,钟铮分析认为,解决新型储能投资回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布局。
首先,新型储能共享传统抽水蓄能容量电费机制。传统抽水储能电站执行两部电价,一是容量电费,保证了投资者每年的基础收益,基本上能保证投资者不会亏本,二是电量电费,电网调度抽水储能容量后产生电量,这部分电费保证了抽水蓄能电站能够盈利。
因此,钟铮建议,在未来5年内,新型储能的容量电费应能够享受与抽水蓄能同样的政策,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依靠市场手段建立储能较为稳定的盈利模式,以促进新型储能的健康快速发展。
尤为重要的是,钟铮表示,建立新型储能共享传统抽水蓄能容量电费机制,探索储能辅助服务盈利模式。容量电费和辅助服务两者同时作用,缺一不可。
其次,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补贴,并建立储能碳积分制度。我国通过两项举措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政府补贴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及续航里程关联,促进了动力电池行业的飞速发展,并出现了“刀片电池”“麒麟电池”等王牌产品;二是推行车企“双积分制度”,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
对此,钟铮认为,新型储能也应参照动力电池补贴方式对电化学储能进行补贴,以培育产业前期的成长,补贴标准可以与电化学储能关键指标等关联。同时,推行储能碳积分制度,新型储能电站按照上网电量累积正分,新能源按照上网电量积累负分,积分用于市场交易,每年结清一次,以此刺激新型储能产业的良性发展。
第三,以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和财税减免政策。对纳入政府规划和批复的新型储能项目,出台低息贷款、储能基金、绿色债券等金融支持工具。比如,给予新建投资方30%无息贷款,70%低息贷款,支持新型储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成立储能发展基金等以增强新型储能融资的可靠性和投资方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工商业或户用储能,给予项目投资税收减免政策和抵扣政策等支持。
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储能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对于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