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寻求政策“组合拳”效应

2023-4-6 16:32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可能只靠金融政策。 多位专家表示,在具体融资渠道方面,可充分考虑上级政府、本级政府、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企业和开发商、社区居民等不同来源,并据此设计相关项目的融资模式,同时,综合运用债务融资、税费融资、土地价值捕获、公共资金激励、多方合作撬动、规模效应带动等创新模式,把气候目标和投融资叠加形成低碳发展规划。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务委员孙轶颋提出,在政策创新层面,要充分叠加气候属性和金融属性,或者说是市场属性。对于气候属性明显的项目,充分挖掘项目的市场属性和金融属性,为其“创建市场”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与外资进入气候投融资领域的重要驱动力。具体来看,能给市场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市场准入和金融创新等都是好办法。

“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气候属性是根据气候目标和实施路径,找到适合发展的低碳产业和气候友好型项目,并核算低碳产业发展和项目实施后每年的碳减排量及对气候目标的贡献。而金融属性是预测低碳产业和项目每年的资金需求(投资额)和资金缺口。”孙轶颋表示。

这是一套把金融支持、产业规划、财政补贴等多重政策融合的发展思路。要实现政策协同,优化政策组合,“在推动政策时,要做到可再生能源政策要和电力系统发展相协同,还要根据项目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财政资金、公共投资更适用于一些直接花钱的项目;而对于绿色建筑、解决道路拥挤等问题,则可探索通过定价机制等更间接办法来撬动社会资金的参与。”孙轶颋表示。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可持续金融项目、中国气候风险与适应项目主任祁岚则提示,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目标和配套政策时,不能忽略历史碳排放造成的气候风险。

“此前的碳排放风险影响已经锁定。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去韧性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挑战,需要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的韧性城市规划以及措施。”祁岚称,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管网以及非工程类的灾害体系应对设施。因为这类投资是长期的,短期内很难见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在现有的公共财政体系内,通过使用融合金融工具来应对极端灾害风险;同时,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如何发挥各自角色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