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21 11:35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2013年,严重的雾霾天气已蔓延至全国主要经济发达区域。在这些地区针对治霾的首要目标都瞄准了汽车,那么以碳排放为主的汽车业除了提升自身节能技术外,还能做些什么?或许碳中和业务会给他们答案。
就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关于环保的提案和建议,所占比例居第一,其中有关雾霾的最多。其原因就在于近两年,尤其是去年出现在全国主要经济发达地区的严重雾霾天气。
在各地的治理中,均将汽车的尾气排放(主要是碳化物、硫化物等)定义为产生PM2.5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郑州日产总经理郭振甫等两会代表或委员均表示汽车生产厂家对雾霾治理是有责任,有义务的。
针对减排汽车生产企业目前已在油耗、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上积极做研发,但除此之外,如植树造林等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正在做出努力。不过有业内专家表示,相对国际上流程严格、数据精确的碳中和业务,国内企业所做的还略显初级。
而目前这种碳中和业务已在中国开始生根发芽,只是由于市场及政策法律环境所限,该业务的开展充满了挑战。
企业意识需“碳平衡”
碳中和是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透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它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通常可以通过推动使用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等方式,来实现碳中和。
据了解,这种环保方式在国际上已很成熟,已成为涉及碳排放企业采用的体现社会责任的方式,即实现减排,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在汽车行业中,由于车企所生产的机动车产生碳排放,因此希望有责任的车企在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等项目做出应有投资,并产生与机动车排放相等量的减排效果,即“碳平衡”。在国内,虽然有诸多车企在进行植树造林等绿化项目,但无论在主旨侧重点,还是精确的实现“碳平衡”,严格上都不能算是真正碳中和业务。
不过据介绍,目前如奥迪的碳汇林项目、及东风汽车的“碳平衡”生态经济林项目在这两点上已经有所进步。
以奥迪为例,其碳汇林项目是由一汽-大众奥迪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从2010年9月开始联合发起的一项倡导低碳减排的环保公益项目,先期种植林木面积为2000亩。而这2000亩林地就可以在项目期内吸收4万吨二氧化碳,以抵消部分一汽-大众工厂、奥迪英杰汇成员及热衷环保的车主产生的碳排放。
此外,由于该项目位于极度贫困的高寒彝族聚居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整地、栽植、抚育和管护等活动,可为当地村民创造6000人天的短期工作机会和持续的非木材林产品收益,以及获得先进知识、技术和管理方法等学习培训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东风汽车的万亩“碳平衡”生态林项目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据了解,在2012年3月,当时国内汽车行业首个植树固碳冲抵企业碳排放的减排新模式——东风“碳平衡”生态经济林建设工作在湖北恩施启动,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尝试,2013年底已完成10000亩东风“碳平衡”生态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建园任务,其中营造油茶林9000亩,核桃林1000亩。林区的建成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工厂碳排放的自我冲抵,促进了地方经济和农民就业及收入水平的提高。
企业碳信息不公开成弊病
虽然目前国内企业有进行“碳中和”的尝试,但有业内专家对本报表示,国内企业更多的是对项目进行自身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相对于国际上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运作(能够精确碳排数据,准确规划减排项目),国内的运作还略显初级。
在此方面,路虎品牌为业内提供的范例。据了解,2006年,路虎在英国启动了影响深远的二氧化碳减排/补偿计划,该项目的运作是由其在全球的专业环境合作伙伴ClimateCare气候关爱公司独立管理,并由一个气候变化专家团体提供指导。
2009年10月,路虎在中国启动该计划,由Climatecare公司对在中国售出新车的首个72000公里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环保项目进行排放补偿。而在中国的环保项目包括在山西运城援建了一所先进的生物能电站及在河北省路虎为82座风力涡轮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截至2011年,路虎二氧化碳减排/补偿计划在中国为全球减排/补偿项目贡献的减排量折算价值超出两千万元人民币。
已在中国从事6年环保项目投建的UPM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黑玛丽对本报介绍,国际化的碳中和业务就是让企业通过环保减排项目为自身的碳排放买单,而这种买单就是企业通过第三方机构(经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认可)投建环保项目。但这是企业的自愿行为。
目前黑玛丽所在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四川的沼气项目、河南的垃圾填埋气项目及山东、辽宁的污水处理项目。
而通过第三方机构可以准确获得“碳平衡”数值。玛丽介绍,假设一辆汽车行驶100公里需要消耗7.5升汽油,一年若行驶一万公里,将会排放1723.39公斤二氧化碳。如果2014年北京新增15万辆汽车,依据上述假设,将排放258508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四川11.5万农户炊事用能一年的碳排放量。
不过NRD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在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最大障碍的是碳信息的公开披露。目前碳注册的单位和碳披露的单位很少,企业也不愿意向第三方注册和信息披露,只有个别的企业愿意提供资料。
而在节能和碳减排方面,目前政府也尚未有信息公开,公众监督力度薄弱。因此企业在污染数据上瞒报,在节能数据上虚报等情况严重。针对中国的情况,应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开展企业碳排放注册和信息公开,进一步推动和完成中国政府所制定的节能减排减碳的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