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全文发布

2014-11-22 21:37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霾治理需要在外部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0.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指出——

霾治理需要在外部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2013年是对中国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关注度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一方面霾严重程度和出现频次显著增加,另一方面霾污染问题和治理关注度加大。中国气象局建立的常规雾和霾天气网络化监测体系,主要包括能见度、相对湿度、雾和霾天气现象等观测,近些年来也开展对雾霾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气溶胶的观测和大气环境质量PM2.5等的监测,基于风云3气象卫星的霾监测和面积估计等产品也得到广泛应用。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是重要的事实,气候环境尤其大气环境质量也发生重要的变化。2013年,中国100˚E以东地区平均霾日数为36天,比常年偏多29.2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近50年来我国雾和霾的时空变化特征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霾增雾减、东增西减趋势;霾所占比例东南增西北减;持续性霾过程显著增加;大城市比小城镇霾日数增加明显。可以说霾的增加与人类无序活动和非环保意识行为有直接关联。

霾气溶胶浓度局地变化可主要归结于内因(污染源)和外因(气象条件)两个部分。在污染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气象条件的气候变化作用对霾天气的增加是有利的;在污染源总量不断增加的条件下,霾天气对气象条件更加敏感。在外因中,水平输送是重要因素,持续的霾污染事件与静稳大气的垂直结构、湿沉降与平均风速的低值区密切相关。

因此,霾治理对策也需要在外部和内在因素方面采取措施,气象条件的变化主要以适应对策,霾污染源主要从减排等低碳行动着手,治理空气污染关键在于加强以下5个方面工作。(1)政府引导、结构调整、减控防治相结合。(2)一体化监测、滚动化预警、科学化决策。(3)强化保护意识、实施论证制度、法制化先行。(4)全民参与、科普倡导、低碳绿色。(5)直面复杂局面、尊重自然规律、和谐协调发展。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