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产业结构重型化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都有哪些

2014-11-24 09:54 来源: 易碳家期刊 |作者: 史常亮

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建立


(三)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建立
上面得到的协整方程只是表现了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没有考虑各变量在短期不均衡下的情况,而实际经济数据却是由“非均衡过程”生成的。因此,建模时需要用数据的动态非均衡过程来逼近经济理论的长期均衡过程。为了研究时间序列变量之间长期均衡与短期调整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的原理是: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经常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来看则可能是失衡的;借助于误差修正机制,一个时期的失衡部分可以在下一个时期得到修正。对于(5)式所代表的(2,1)阶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7)
移项并化为一阶差分形式,可得:

(8)
方程(8)即为误差修正模型,其中的差分项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ECM为误差修正项,反映了重工业产值与碳排放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它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其系数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
我们在方程(5)中已经利用OLS方法获得了各系数的估计值,将其带入方程(8),即可获得估计的误差修正模型:

(9)
模型中,各差分项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被解释变量LTPF的波动被分解为两个部分: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长期均衡即如(9)式括号内的协整方程所示:重工业产值每增长1%,在长期内将引起碳排放量增长0.278141%;短期波动情况为,重工业产值的变动在当期引起碳排放量相同方向的变化,即重工业产值增长1%,将引起当期碳排放量增长0.146636%;滞后一期的碳排放量变动将引起碳排放量相同方向的变动,即碳排放量增长1%,将引起下期碳排放量增加0.508533%。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0.101125)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碳排放的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重型化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所得结论及建议如下:

第一,协整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重工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长期来看将引起我国碳排放量增长0.278141个百分点。这说明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碳排放量增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第二,利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出的重工业产值增加对我国碳排放量的短期效应表明:当期重工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其即期效应是引起碳排放量增长0.146636个百分点;滞后一期的重碳排放量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下期碳排放量增加0.508853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重工业发展对碳排放量的短期影响具有持续时间较短、强度相对较弱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碳排放量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不是应对环境问题的正确思路,在我国重工业发展道路中也是不可取的。

第三,误差修正项纠正上一期的非均衡状态的程度为0.101125%,表明调整力度不是很大。由此可见,产业结构重型化发展主要是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碳排放量的变化,长期均衡所起的控制作用并不是很大。另外,产业结构重型化对碳排放量的长期效应要明显高于即期效应,这意味着在中国经济正进入重工业发挥特殊重要作用的背景下,产业结构重型化对我国碳排放量的这种正向促进作用不是偶然和短期的,而是具有中长期意义。

从目前来看,在我国工业化业已进入中期阶段的现实背景下,中国重工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大的比重。因此,产业结构重型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碳排放效应也必然会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限制重工业的发展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关键是采取适当的措施,一方面可通过改革传统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从而降低高碳源能源的碳排放量,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提高单位GDP的能源消费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此外,还应该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新型工业化。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