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 要有一份明明白白 “绿色账本”

2023-6-8 09:24 来源: 金融时报

  推动绿色金融深入发展,每个金融机构都应有一份清晰明了的“绿色账本”。环境信息披露是“绿色账本”的主要载体,也是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之一,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目前,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取得显著进展,已经初步形成统一、完整的标准体系及政策制度。刚刚过去的上市银行年报发布季,所有全国性A股上市商业银行均已公开披露其绿色金融实践情况,这反映出金融机构已将环境信息披露纳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体系,并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其投融资活动。无疑,在环境信息披露基础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优化“绿色账本”的内容和质量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目前金融机构的“绿色账本”存在哪些问题?从近期多家金融机构公布的2022年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看,报告格式不统一、信息公布不全面、关键数据获得难是共性问题。具体分析,从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名称看,有些银行直接称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有些则称为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等;从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具体内容看,内容编排也缺乏相对统一的形式和结构;从核心信息披露程度看,绝大多数内容均为对绿色投融资活动的定性描述,对绿色信贷占比、绿色信贷行业分布等关键量化指标公布不足;相关碳排指标公布较少,受披露难度影响,商业银行更多披露可直接获得的、披露难度较小的数据,如公司能耗、绿色信贷规模等,而投融资造成的间接碳排放等间接指标则披露较少。

  改进和优化“绿色账本”,首先应当提升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内生动力。从目前的实践来看,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内生动力,环境信息披露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收益比较隐性和长期,但短期带来的成本则较为显性,环境信息披露与报告编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金融机构搭建相应的组织制度并展开跨部门协同工作,相关数据搜集、测算难度较大,同时还容易暴露出环境责任履行短板,因此金融机构主动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不高。增强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内生动力,一方面金融机构应提升认识高度,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保护环境是企业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相关机构应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推动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化,通过适当的建立评级、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披露的积极性。

  改进和优化“绿色账本”,应当加强金融机构自身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力建设。碳核算、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等是环境信息披露中的重点内容,直接影响到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质量,这些方面相关数据统计对金融机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部分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的专业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在实践中经常存在相关数据统计不准确的现象。如绿色投融资影响需要间接测算被投融资企业的碳排数据,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强制性披露制度,企业碳排数据披露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投融资影响测算时缺乏企业层面的基础数据支撑。在推进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金融机构可针对性加强能力建设,重视基础方法学的研究,通过开展碳核算相关方法的研究,探索开发适合金融机构自身的碳核算方法学。此外,金融机构应将绿色因素嵌入现有信息系统中或搭建自身的绿色金融系统,逐步建立碳足迹系统和压力测试系统,为有效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奠定基础。

  改进和优化“绿色账本”,应当健全相关配套措施,强化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基础支撑。未来,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科技手段运用,打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联通监管机构、有关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数据,建立综合化环境信息大数据平台。有关管理部门应发挥好牵头引导作用,将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节能减排等政务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有效整合盘活,实现企业环境信息全社会共享,建立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拓宽环境大数据平台应运范围。

  环境信息披露既是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之一,也是衡量和判断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工作的重要标准,未来金融机构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引导资源绿色化配置,进而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