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市场化节能减排更具现实意义?

2014-11-24 13:35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如何怎么提高系统性能源效率?
       进一步节能需要提高系统性能源效率。我国能源要素市场普遍存在扭曲,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其他产品的市场化进程。理论上讲,能源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能源价格扭曲会对粗放增长模式产生锁定效应,压低能源价格会使本应被淘汰的下游落后产能仍然有利可图。低能源成本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能源投入来获得利润,从而抑制了企业通过研发和技术投资进行节能减排的动力。所以能源要素市场扭曲阻碍了产业的升级及转型,进而影响能源效率的提升。

       其次,能源资源属于国有,地方政府掌握了能源资源的初始分配权,在监管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容易滋生企业的寻租行为。意味着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生产要素,政治关联带来的额外收益会抑制企业自身能力建设,有关联的企业生产效率往往会低于没有关联的企业。要素市场的扭曲违背了市场优先将资源分配给效率高的企业的原则,使得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再者,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倾向于将要素优先配给本地企业,并对其他地区的企业实行歧视,这不利于地区间生产的分工。此外,地区间要素市场化的不同步,导致地区能源效率差异,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已经付出巨大的能源和环境代价。因此,要素市场扭曲是进一步节能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需要换一个角度思考节能减排政策。相比“十一五”期间的行政手段为主的节能减排措施,今后政府需要通过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减少扭曲,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支持系统性能源效率提高。特别当“十二五”期间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节能减排空间减小情况下,只有系统性考虑能源效率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节能潜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