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碳交易网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近日表示,截至今年10月,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共完成1375万吨二氧化碳交易,累计成交金额突破了5亿元。
从中国碳交易时试点地区情况看,碳交易
市场的一些基本模式都已搭建完成,但如果要在2016年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还有好几件事情要做,比如,未来是不是能走到欧盟第三阶段的碳交易,也就是要拍卖碳交易份额,以及价格怎么传递、数据采集的质量等核心的
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到目前为止,7个试点省市虽然在平台搭建、措施制定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但在以上方面基本上还没有太多进展,与欧盟相比,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3年欧盟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的
碳排放交易,在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推进过程中欧盟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我国主要是采取向国外学习的方式,按照此前制定的
减排目标,我国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
碳强度要下降40%-45%。
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形势较为紧迫,姜克隽认为,我国需要在“十三五”初期就采取一个比较好的碳定价机制,来支持2020年目标的实现。
对于如何做好碳定价机制,姜克隽建议,排放多少的量就要购买多少的份额,不要有免费的量。在价格的传递方面,要把企业额外增加的成本,通过产品的价格传递出去,特别是电价和热价,而且要从国家立法层面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此外,对于数据质量的采集问题,姜克隽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是主推碳交易,当然我们还可以征收碳税,都是碳定价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可以考虑的选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