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全国双碳一盘棋,中国城市在行动”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城市双碳指数2021-2022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气候雄心、低碳状态、排放趋势三个维度,对全国110个城市“双碳”进展态势进行了系统评价。
城市双碳指数总得分有所提升
《报告》指出,
深圳名列榜首,成都和青岛进入前三,
北京、宁波、武汉、厦门、昆明、上海和广州进入前十。宁波、盐城、江门和威海的得分相比上年度有较大升幅,连云港、温州等城市得分下降幅度较大。榆林、马鞍山、日照、芜湖、晋城等城市排名靠后。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
碳排放的主体。从全球来看,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80%,能源消耗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7%-76%,碳排放量占71%-76%。而我国城市碳排放占全国总量比重高达85%,因此说城市是贯彻落实国家双碳“1+N”
政策的关键责任主体。“由此可见,对重点城市开展双碳行动进展态势评价并给出行动建议,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有力举措。”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会上如是说。马军还进一步表示,与上一年度城市双碳指数评价结果对比,110个城市指数总得分有所提升,显示在国家“双碳”政策体系的引导下,城市“双碳”行动取得了新进展。但其中的42个城市得分持平或下降,凸显在全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付出艰苦的努力。
各地区应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自身定位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报告》总结了本期参评城市在“双碳”行动中所取得的四个方面的突出进展。首先是分布式光伏加速发展,成为东中部能源转型的新亮点。2022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的58%以上,连续两年超过集中式光伏,成为装机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类型。其次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大幅提高,提前达到“十四五”目标。110个参评城市2022年新能源车平均渗透率为23.6%,虽然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比2021年12.2%的平均渗透率,大幅增长9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前达到国家“十四五”20%的目标值。再次是110个参评城市的
减排趋势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碳排放强度来看,110个城市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平均下降21.7%,优于全国18.8%的下降幅度。从排放总量看,110个城市2016~2020年碳排放平均增速为0.58%,明显低于学界所估算的全国碳排放增速2.92%。最后是部分城市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开始呈现脱钩趋势。110个城市的脱钩指数显示,43%的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强脱钩,31%的城市呈现弱脱钩,显示一批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转变,发展质量逐步得到提升。
同时,《报告》还识别出:“城市的降碳和减污工作尚待更好地协同;重点城市碳达峰目标和“双碳”行动路径有待进一步明确;多重目标下碳排放控制难度加大,碳排放占比偏高的工业大市表现不尽人意;能源统计信息披露不足,碳排放数据披露制度有待统一。”四个方面的挑战。
针对上述挑战,中国城市双碳指数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室主任阳平坚指出,“双碳”目标是从全国整体来谋划的,既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也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地区应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带来的机遇,推进能源替代、工业脱碳、低碳建筑、
交通和无废城市建设,扩展森林和海洋
碳汇,协同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据介绍,为了协助各城市更加精准落实国家双碳“1+N”政策体系,阳平坚代表课题组提出六点行动建议。一是基于自身条件明确碳达峰目标,力求协同降碳、减污、扩绿和增长,细
化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引导各界合力推进。二是促进分布式能源开发和应用,加速推进能源替代。同时,在能源消费端推进电能替代,以此实现能源供应、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三是挖掘企业
节能减排潜力,推动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鼓励企业自主推进减污降碳技术研发应用,并建立试点项目清单。四是明确传统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并利用城市在推动交通
运输结构调整方面的主动权,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车和节能车更快普及。五是规范城市能源和碳排放统计,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六是以生活垃圾分类为抓手,助力居民生活绿色转型和零碳社区建设。
此外,课题组还对“双碳”行动主管部门提出五点建议:一是通过顶层设计,细化“全国一盘棋”推进城市“双碳”工作方案。二是建立城市“双碳”工作评价与考核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主动作为,率先行动。三是建立“双碳”统计与信息披露制度,提升碳排放计量与实测能力。四是开展碳达峰
碳中和试点城市建设,带动后进城市紧跟先进城市步伐。五是推动东部城市高度聚集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与西部城市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对接,形成东西部结对帮扶联动发展的格局,推动“全国一盘棋”在城市层面落地。
基于科学评价体系形成较为合理评价结果
在会议的观点分享环节,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表示, 试点是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法宝。自2010年开始,我国先后开展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从结果看试点地区比非试点地区的效果好。在弱激励、弱约束的制度下,深圳、成都、北京等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有必要从弱约束、弱激励转变到强约束、强激励,引导城市以更高的愿景,激发自主创新,形成先行先试的驱动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则认为,城市双碳指数对城市级别的工作做了一次颗粒度非常细的全景式扫描,把推动这项工作的一百多个城市已有的基础、未来的潜力以及政策和行动意愿的重大方向性
问题进行了系统评价,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柴麒敏还建议,应持续开展城市双碳指数评价工作,并考虑将其与污染防治指标相融合,从而对城市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做出更全面地评价。
会上,
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敏俊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石敏俊表示,报告将气候雄心主观能动性和现实的状态以及动态的变化几个维度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数据收集的范围与很多评价相比也有所扩大。他认为,报告应更深入地从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中提炼经验,形成更多更大的政策启示。石敏俊进一步分析说:“减污降碳协同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谁协同谁。减污协同降碳还是降碳协同减污?因为不同的阶段不一样,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城市也不一样。总体看是协同增效,但到具体城市、具体阶段是不一样的,如果评价指标能够再进一步展开,可能会有更强的政策含义。”
报告亮点体现在哪里?对此,马军表示,“双碳”工作涉及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变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社会各界各司其职、发挥不同的作用。蔚蓝地图一直以来都是从
第三方的视角去开展相关工作。该报告相当于把第三方机构与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高端智库相结合,能够将内部的评价和外部的评价有所结合,既具有第三方的客观性,也具有更多的认同性。基于数据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我们双方最大的特色在于‘多元协同’。国家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现代化治理体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媒体、科研机构,通过建立好的机制共同行动,从而达到“多元协同”目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生态环境部直属科研机构,能够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开展深度链接,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协同共治。”阳平坚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