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氢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似已成为“老生常谈”,但产业发展却总是“时冷时热”。绿氢何时才能真正“热”起来,让
石化企业都能以合理的价格广泛使用?日前在京举行的“双碳”目标下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多位与会专家就此展开了探讨。
规划项目近300个 绿氢进入起步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指出,绿氢不仅可以代替煤制氢生产绿氨、绿色甲醇等化学品,还可用于生产绿色航煤等,是石化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
“从在建和规划项目来看,绿氢已经进入了起步阶段。”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石化轻纺业务部
化工医药处副处长王凡表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已建成绿氢项目42个,在建项目超过66个,规划项目近300个,全部建成投运后产能可达428万吨/年。
6月3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
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投产,打通了从光伏发电、输送、制氢、氢气储运到绿氢炼化的全流程,制氢规模达到2万吨/年。王凡认为,该项目是我国氢能规模化开发和利用的标志性成果,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
减排具有示范效应。
“我国氢气供给与消费规模居世界第一,绿氢有坚实的发展基础。”王凡介绍说,2022年,我国氢气产能超过4000万吨,产量超过3300万吨,以煤炭为原料的灰氢占主要份额,水电解制绿氢占比约为4%。若实现绿氢的规模化应用,工业行业的减排情况将得到极大改善。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评估评价中心副经理张松指出,现有的煤化工项目每年在耦合3万吨绿氢的情况下,大约可减碳66万吨。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如果全部使用绿氢,则需耦合绿氢17万吨/年,且无需变换工序,原料煤用量也可减少一半左右,可实现减碳70%,减排量约为460万吨。“这里面的关键因素是绿氢的稳定供应和低成本。”他强调。
高成本成“绊脚石” 产业发展“时冷时热”
“尽管我国绿氢发展已取得一定进步,但氢能产业还是‘时冷时热’。”王凡指出,灰氢对于“双碳”目标的助力作用有限,预计未来产业规模将逐步走低;而绿氢成本高昂,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2021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多个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提出要推动石化化工产业实施绿氢炼化降碳工程。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前提是绿电、绿氢成本的持续下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优化咨询中心研究员赵祺解释说,目前电解水制氢主要有碱水电解和质子交换膜制氢(PEM)两种技术路线,都受困于高昂的成本。电价在电解水制氢成本中的占比约为85%,当电价为0.4元/千瓦时的时候,预计碱性电解水制氢的成本为30元/千克左右,PEM的成本约为40元/千克,远高于灰氢成本。
王凡表示,氢能具有石化用氢产业、氢能材料产业、绿色合成氨产业和绿色甲醇产业等规模化利用场景,其中合成氨和甲醇是对氢气需求最大的行业,也是通过绿氢替代灰氢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行业。目前以绿氢为原料生产的绿色甲醇,成本仍比传统甲醇高得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还提出,现有的绿电发电量也难以满足大规模制氢的要求。他举例说,2021年我国合成氨产量为4954万吨,如果全部用绿氢制备(不考虑合成氨过程耗电),其年用电量约为4916亿千瓦时,约占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总量的50%。
资源布局不均同样是绿氢成本高昂的成因之一。王凡表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存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区域不平衡
问题,资源大部分集中于“三北”地区,但
交通、炼化等终端消费
市场多布局于沿海地区,且
运输模式较为低效。
绿氢发展利在长远 2050年实现大规模应用
“长远来看,绿氢最终将替代灰氢、蓝氢,重构石化产业能源供给体系。”赵祺介绍说,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已突破1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量的47.3%。相关预测显示,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仍将有很大发展,绿电价格也将随之下降,为绿氢大规模应用创造条件。
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35年绿氢的经济性开始显现;2050年,绿氢将进入大规模应用和快速发展时期,在氢气总产量中的占比将达70%以上。
王凡指出,绿氢产业前景广阔,但在化工、
电力、交通等领域应用普及仍需时间,目前效益产出还比较滞后。对此,他建议以成本相对低廉的工业副产氢作为产业的导入,服务氢能交通和氢能化工等应用场景,为绿氢全面替代灰氢、蓝氢的远景目标做准备。
而在技术方面,王凡认为,氢能产业需高度关注氢储能与运输技术,尤其是管道输氢有关技术和标准。“要想解决长距离、大规模氢气运输瓶颈,还是要靠管道运输,即类似现有原油、成品油或天然气管网布局,建设氢气管网,实现氢气在全国范围内的互通布局。”他说。
据介绍,4月10日,中国石化“西氢东送”输氢管道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正式启动。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
此外,王凡还建议继续稳步推进示范项目的建设,通过实践向行业证明氢能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投资信心,并引导氢能走向正确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