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获的尴尬现状
碳捕获的尴尬现状
碳捕获与封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
减排技术,但是由于其成本高昂,经济性差,多年以来并未获得大面积推广。国际能源署(IEA)认为,到2050年,需要碳捕获与封存产业能够每年捕捉7亿吨的二氧化碳并储存到地下,将需要3,400个碳捕获和碳储存电厂,以实现全球二氧化
碳排放量削减一半的目标。早在2009年,国际能源署曾发布一张路线图,呼吁到2020年建立100个大型碳捕获项目。截至2013年7月,还没有大型碳捕获项目成型,于是国际能源署将这一目标减少为30个。
由于缺少盈利能力,碳捕获与封存行业的现状很不乐观。一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碳捕获与封存项目开得多,停得也多,几乎每年都有新项目上马,也会有老项目被叫停。 2011年,瑞典Vattenfall AB公司放弃了德国勃兰登堡州的斯普莱贝格(SchwarzePumpe)碳捕获试验电厂,该项目价值15亿欧元。美国
电力公司同年也搁置了美国首个商业规模的碳捕获计划。2012年7月,英国艾尔郡应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发电厂项目被取消,开发商艾尔郡电力公司表示,由于经济衰退以及英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资助的不确定性,公司决定撤回这座装机容量为1,852兆瓦的碳捕获发电厂建设计划。在挪威,政府对碳捕获与封存的支持从热情高涨到心灰意冷。2013年挪威审计长的一份报告称,自2007年起,政府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研究和蒙斯塔德项目上已投入12亿美元,但收效甚微。挪威政府在2013年宣布,多年的拖延和逐渐增加的成本,使得一年捕获100万吨二氧化碳的蒙斯塔德炼油厂和燃气发电厂计划被迫中止。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政府也取消了为天鹅山燃料公司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融资。
根据全球碳捕获与封存学会(Global CCS Institute)的数据,全球正在运行或者在建的碳捕获项目共有22个,其中有13个已经投产,另外9个在建。全球碳捕获与封存学会称,一旦全部投产,22个项目每年可以获取4,000万吨的二氧化碳。
迄今为止,北美洲拥有最多的碳捕获项目。全球22个碳捕获项目中的16个在北美州。英国是较早开始研发碳捕获技术的国家,拥有5个项目,都还没有进入施工阶段,距离应用的距离则更遥远。
22个碳捕获项目中,只有3个是煤炭发电厂项目,其余的包括9个工业项目,比如
钢铁厂,以及10个天然气加工项目。
3个发电厂项目分别为加拿大的“边界大坝”,美国肯珀县的Kemper County电厂项目,以及美国德克萨斯的WA Parish电厂。Kemper County电厂发电量为582兆瓦,建成之后,其排放量的65%将被捕获,每年可减排350万吨二氧化碳。WA Parish电厂的装机总量为3.7吉瓦,其中250兆瓦的容量利用碳捕获技术,建成之后,每年可减少140万吨碳排放。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是,22个项目中,16个项目将所捕获的二氧化碳用于石油开采。碳捕获项目将副产品再利用,这种方式使运营公司能够从捕获的碳中赚到钱,而不是仅仅为它花钱。这样,碳捕获与封存也不仅仅是财政负担。
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建立大多迫于减排压力,并没有吸引人的赢利点。根据中欧煤炭利用近零排放合作项目在2009年年底作出的报告,二氧化碳的捕集成本为18欧元/吨,减排二氧化碳的成本为22欧元/吨。经项目组评估,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的综合成本为25-30欧元/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碳捕获与封存做出的专业报告总结称,能源与经济模式指出,碳捕获与封存系统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贡献将来自于其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数据和实验表明,当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达到每吨25-30美元时,该系统经济可行。
根据碳捕获与封存学会的研究,“一旦那些成本相对低廉的减排技术被充分开发应用,或者在一些自然条件受限的国家,则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将变得非常具有竞争力。”这句话一语道破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现状:该技术绝对不是企业和政府的最佳选择。报告称,通过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每减排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在每吨23-92美元不等。当然,也有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更昂贵的减排手段,比如海上风电减排的成本是每吨90-176美元;太阳能发电减排的价格更高,达到了每吨139-201美元。
碳捕获与封存学会乐观地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该技术还没有成熟,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将变得更低。
除经济可行性偏低之外,对于封存于地下的二氧化碳会出现泄漏的担忧也阻碍着产业发展。固体二氧化碳虽然是较为稳定的物质,但是环保人士担心一旦泄露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要维持二氧化碳的液体状态,需要地层的压力,目前全球适合埋存二氧化碳的地点有很多,防止泄露是该技术的重要一环。IPCC的报告称,二氧化碳可以在地下安全地储存上百万年,每1,000年的泄漏率不到1%。据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高级顾问卡斯塔德介绍,1996年开始投入使用的斯普林特钻井碳捕获与封存示范项目每年捕获及储存的二氧化碳高达100万吨,目前没有出现任何泄露和地质及海洋生物破坏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