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适应型城市你了解吗

2023-9-6 10:59 来源: 北青网

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鼓励2017年公布的28个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继续申报深化试点,同时也进一步明确试点申报城市一般应为地级及以上城市,鼓励国家级新区申报。

什么是气候适应型城市?

气候适应型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够有效应对暴雨、雷电、强风、雾霾、高温、干旱、尘沙、霜冻、积雪、冰雹等恶劣气候,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正常运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安全相对可靠的城市。

首批试点城市取得了不小成就

2017年,我国启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28个城市试点,呼和浩特、大连等28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名单。

这些城市都编制了试点实施方案,基本设立了气候适应型城市领导小组协调机制,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试点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和认识。78%的试点城市建立起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系统,44%的试点城市建设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智慧管理平台、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平台等。

第一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之后

初见成效

↓↓↓

浙江“丽水经验”

浙江丽水突出的创新经验被称为“丽水经验”。其突出的亮点是打造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寻求基于自然的气候适应解决方案;数字化赋能,形成了“天眼+地眼+人眼”的生态监测管理体系;探索多元化气候投融资模式,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浙江丽水积极发掘气候资源价值,打造气候宜居品牌,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气候养生之乡”的称号,利用优质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和气候经济,成为浙江省首个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完成全国首笔林业碳汇银行质押+未来收益权保险组合式金融业务。

上海“海绵城市建设”

上海“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实践,许多看得见的变化就在上海市民的家门口发生。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海绵城市建设”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得到缓解。

广东深圳“森林城市计划”

2016年10月,深圳启动“森林城市计划”,三年获批“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已达40%。截至2022年底,深圳全市公园总数达1260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覆盖率超90%,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在森林中呼吸,在公园中游憩,在海风中沉醉,在自然中学习,成为深圳市民拥有的绿色“民生福祉”。

有了以上试点城市做示范

此次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深化

是我国迎接气候挑战的又一举措

未来更要全面推广至全国各个城市

如何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一、建立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能源、交通设施等

提升能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温、严寒、强降水的防护能力,确保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生命线的稳定性。

二、利用生态系统提升人居环境的适应性、宜居性

例如植树造林工程,建设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等;在新城镇规划、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注重城市小区和绿地道路中的海绵设计,改善城市小气候、提升舒适度。

三、注重气候灾害风险管理

将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纳入防灾减灾综合规划和城市应急体系建设;针对极端天气气候灾害设计应急预案和防灾演练,加强各部门智能化协调联动能力;利用城市体检梳理风险点,强化基层和社区的精细化风险防范能力。

参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我们能做什么?

一、城市的本质是人的聚集,需要市民的支持配合与行动参与

参加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讲座,培养自身践行气候适应型城市理念,积极参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通过各类教育与科普宣传,强化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

强化自身适应气候变化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防灾意识、自救能力;

积极参与到气候变化的监控、预警、防范等活动中。

二、社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后一公里”

各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举措的落实也离不开社区的参与,这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后一公里”。社会组织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够通过科普宣传、演练辅导、社会监督、加强交流、开展研究等公益性和支援性的活动,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中有所作为。

三、企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者和运营者

企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主体、各类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这些都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密切相关。鼓励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和防灾减灾等绿色基础设施。

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是

一项长期的 复杂的 艰巨的任务

迎接气候挑战

你的城市准备好了吗?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