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多月以来,受台风影响,强降雨天气导致
北京、
河北、
黑龙江、
福建、
深圳等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洪涝灾害,给城市的正常运转带来威胁。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城市应该如何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持续指导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未来,试点城市还需从哪些方面加强重点能力建设?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将给社会公众带来什么?公众又该如何积极参与?对此,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郑艳。
中国环境报:今年北方城市暴雨天气频发,气候变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您认为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将给社会公众带来什么?公众又该如何积极参与?
郑艳:《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提出2035年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此次深化试点提出“广泛参与,全民共建”。气候适应关涉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从每一个个体和企业而言,既是气候风险的承灾主体,也是采取主动适应的直接行动主体。因此,建立“气候适应型社会”意义重大,必须调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发掘传统智慧,助力“气候适应型社会”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内外频发的气候巨灾起到了灾害教育的作用,例如欧盟提出2050韧性社会目标,其中包括努力减小不可避免的灾害风险损失,注重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平韧性(just resilience)。此外,还可以适时培育
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借助志愿者力量推动风险防范的常态化和全民参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将减小气候风险、提升安全韧性等目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议结合试点工作,推进大中小学校、政府机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社区等不同主体的气候适应型建设。加强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的科普宣传与志愿者行动,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防灾备灾救灾知识,灾害预警和应急演练进社区、进课堂,推动全社会树立风险文化意识。
中国环境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对调节城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您认为在建设气候适应性城市的过程中,应如何通过加强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管理,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郑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强调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自适应能力,由于城市地区土地利用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就成为发挥气候适应的主动举措。例如,针对欧洲800多个城市的研究表明,城市街区的林木覆盖率应达到30%才能发挥降温、改善小气候、减轻空气和噪声污染、缓解心理压力和疫病传播,以及减小热浪引发的死亡率等健康效益。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绿色基础设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提倡的生态系统适应方法具有一致性,建议决策者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之中。美国环境保护署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有效的雨洪管理技术和低影响开发措施,有助于利用土壤或植被实现自然水文循环过程,通过滞留和吸纳雨水降低市政水利设施投入,减小洪水灾害风险。欧洲环境署明确指出绿色基础设施是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具有八项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水资源管理、食物供应、土地保护与开发、休憩和文化效益,鼓励成员国以此作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适应的综合工具。
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气候适应效果必须与其它适应基础设施密切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提出三大类适应基础设施及四种典型适应路径:(1)社会基础设施:如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适应性社会保障、应急和灾害风险管理、气候韧性健康体系等;(2)自然基础设施:调节气温、空气质量、雨污径流、防洪、水管理和食物安全等;(3)灰色/工程基础设施:如加强城市建筑设计、信息和通信技术、能源、
交通、水处理、洪水及海岸管理等应对路径;(4)综合适应领域:针对与城市化、基础设施相关的复合与连锁风险加强综合适应路径,包括促进社会公平,并促进
减排与适应协同发展等。例如,以提升水系统韧性为目标的海绵城市为例,就非常注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蓝绿灰措施组合的系统治理举措。许多城市通过海绵建设增加了绿地,增强了城市原有的透水功能,同时也和黑臭河整治、水资源涵养、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结合起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中国环境报:目前所开展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成果?这些经验成果该如何运用?
郑艳:我们应该总结分享试点经验,加强成果推广。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气候适应型社会,应该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目标,瞄准国内外先进的典型样板,尤其是充分发掘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案例。通过进一步深化试点,探索和总结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不但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也能够为积极推进全球适应气候变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例如:
上海将“韧性生态之城”作为建设目标,《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通过低碳城市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构建包容性城市生活空间等综合规划举措,不断增强其作为国际城市的综合韧性和可持续竞争力。
宁波是最早建立“河长制”、开展“五水共治”的城市,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水和安民”和“惠民生”的建设目标。宁波也是中国第二个将巨灾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城市,发挥普惠、救助功能,被誉为中国公共巨灾保险的“宁波样本”,2015-2019年间巨灾保险机制为超过20万户家庭提供了约1.28亿元人民币的赔付。2021年7月颁布的《宁波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是国内首部气候资源地方性
法规。
雄安新区采取了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设计,按照分区设防、重点保障原则,结合新区城镇规模及规划布局,建设了起步区2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建设现代化高科技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的典范,但很少有人知道园区也是一个生态韧性之城。在1994年建设之初,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合作建设中,就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提出成片开发、建立一个工业园镇的设想,当时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但在30年前就率先实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先进建设理念,而且同步建设了学校、医院等社会公共设施,不惜耗费巨资进行园区规划设计、将原本处于低洼之地的70平方公里规划用地整体填高70厘米。1998年江南遭遇百年一遇大洪水,园区成为其中的一片绿色诺亚方舟。
中国环境报:为推动各地更好地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您还有哪些建议?
郑艳:第一批28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多为中西部中小城市,许多试点城市气候脆弱性突出、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薄弱,即缺乏资金支持,也缺乏技术导则与考核评估机制,导致地方试点城市摸着石头过河,适应工作没有抓手。第二批深化试点在生态环境部牵头下,还有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
运输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等八个部门共同参与落实,这个工作力度是非常大的,也体现了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首先,加强部门协同建设,形成气候适应的合力。一方面,在人才、资金、技术、决策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强支持。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面向全国重点科研机构院所征集人员、组建“全国气候适应专家库”,以此增强对落实适应战略、推进城市试点工作的技术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争取在试点中将适应目标纳入地方城市和部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试点指标体系。例如,国内相关部门可以协同推进的
政策试点包括:生态环境部门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低碳城市试点、无废城市等;住建部门的海绵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等;应急管理部门的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试点;国家卫健委推动的健康城市试点;交通部门的交通强国试点城市、
公交城市、智慧交通城市等;民政部门的国家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幸福社区、精准社会保障等工作;教育部门推进的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等;气象部门推进的气候标志评价工作;中央银行、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等多部门分别推进国家绿色金融试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等工作等等。此外,可借鉴我国的河长制、及一些国际城市“城市韧性官员”的机制经验,在试点领导小组架构下,进一步设立常态化“城市气候韧性协调员”等协调监督考核机制。
其次,积极探索和发掘“气候经济”潜力,发展气候适应新产业。全球适应中心于2021年初发布的《适应现状和趋势报告2020: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应加强气候适应》指出:气候适应是协同应对健康、经济和气候变化三大危机的最好选择;在气候预警、韧性基础设施、农业技术、生态保护、水安全等领域的投资可获得4倍以上的收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已将海绵城市、生态环境产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咨询与服务等列入绿色产业清单给予绿色政策扶植。《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到气候敏感二、三产业、气候适应型旅游业、气候智慧农业、气候金融保险业、气候服务等适应新需求,可利用PPP模式、税收、绿色补贴、奖补政策等经济激励机制,创新资金渠道。近年来,我国的气象商业服务市场也快速发展,依托气象科技和信息技术开展的定制化、个体化的气候服务将成为新兴产业。
原题: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让“气候适应型社会”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