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北京12月13日电 北京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自去年11月开市来,1年内累计成交量约210万吨,成交额达1.04亿元。这是记者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碳
排放权交易,源于上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放权交易”概念,即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的权利,将其通过排放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出来,令环境资源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卖。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二氧化碳排放权被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
碳交易,以促进全球温室气体
减排。
2013年6月,中国首家碳交易市场在
深圳鸣锣开市。随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湖北、重庆
碳市场相继启动。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自2013年11月28日开市,至今已满一年。如今北京碳交易情况如何?12月12日,记者走进了北京环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