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2023-10-12 10:18 来源: 蓝鲸财经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化,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提出了未来碳中和或零排放目标。与此同时,全球所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面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格局重塑等挑战,各国加快政策调整,聚焦科技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产业链重塑,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当下,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以实现复苏转型”,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一带一路”主管周昭媚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型全球化合作平台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中企参与的项目覆盖领域不断拓宽,绿色和数字经济已成为中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落实“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抓手。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经济将为中国携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再全球化”提供契机,为深化合作提供持续动力。

  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创新与碳减排相关的金融产品

  日前,安永发布《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进展、形势与展望》和《共建数字丝绸之路进展、形势与展望》两份报告。报告分别从绿色和数字两大维度,梳理了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在绿色和数字化领域的合作进展、成就和趋势。

  安永大中华区能源与基础设施咨询主管、大中华区碳中和主管、“一带一路”投资并购服务主管朱亚明表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伴随着未来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由于各国绿色技术能力有限,对传统能源依赖程度较高,这些国家的碳排放量必然还将进一步上升,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瓶颈。未来,绿色丝绸之路的推进既要控制碳排放,坚持绿色发展,也要平衡经济效益,带动东道国经济发展。一方面,中企可以积极拓展低碳、绿色技术输出带来的海外产业机遇;另一方面,中国还需加强与共建国家绿色标准对接,推动构建具有创新性的‘一带一路’绿色标准体系。”

  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绿色金融均是当下关注热点。

  朱亚明认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能源自然禀赋优越,具有较好转型基础。中企始终在加强与共建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凭借发展经验和技术实力,积极以EPC、海外建厂、海外投资与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国际合作。中国当前已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未来,中企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在“走出去”的企业间形成合作网,发挥彼此优势,协调互补,形成合力。

  在绿色金融方面,全球气候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低碳领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通过市场化金融手段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中,在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的同时,促进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等技术进步,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从资金供给侧解决低碳融资缺口的挑战。

  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创新与碳减排相关的金融产品,用好货币政策工资。包括与碳减排表现挂钩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与控排企业履约能力挂钩的信贷产品,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绿色存款、碳金融产品,特别是碳交易市场上现货交易以及未来的期货交易等,都是金融机构可以广泛应用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工具。

  数字丝绸之路为全球化发展创造新机遇

  当前,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国际格局重塑等挑战,各国加快政策调整,聚焦科技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产业链重塑,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企业层面,从能源、交通到消费品、娱乐等产业,均面临转型需求。数字化作为未来主要的创新枢纽之一,不仅为企业应对业务复杂化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为新全球化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安永大中华区科技、媒体与电信(TMT)行业咨询服务合伙人、“一带一路”数字化转型战略咨询主管邵荣表示:“数字丝绸之路是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不仅推动中国技术及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同时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技术优势,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加快东道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升当地的数字化能力建设,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差距,为区域经济、贸易的纵深发展提供支撑。未来,作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将继续拓展、深化国际合作,推进数字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发展。”

  在相关报告中,安永集中梳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供应链、智能制造及智慧工程、智慧城市、跨境电商和数字文娱五大领域,以帮助企业更好了解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不过,邵荣也指出,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仍有多重挑战:在法规和政策方面,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构建一个可协同但又有差异的法规和政策指导;在数据安全和隐私方面,需要各方针对大国博弈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网络攻击、窃密和监控等恶性事件做出应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基建成本高昂,数字化人才匮乏,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数字鸿沟;此外,针对金融风险,尤其是跨境数字支付和数字金融服务,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跨境监管合作机制和风险管理协同机制。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