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主要的排放国家已经在做出示范
哪些国家最积极
世界最主要的排放国家已经在做出示范。
欧盟在“2030年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中已明确阐明其
减排目标。而在11月APEC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在
北京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承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
碳排放国将实施减排。
这份声明意义重大。近20年前,世界上出炉了第一份气候变化条约《京都议定书》,未能阻止令全球变暖的碳排放的增长,一大原因就是中美两国的僵持不下。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安排,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需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排放,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免除这项义务。但美国认为那只是“针对富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始终未能批准这份议定书。
外界认为,中美最新声明的公布对其他国家进一步宣布减排计划产生了示范效应,对于其他国家进一步减排计划是催化剂。联合国谈判代表称,他们相信,这一进展或许会打破气候谈判中的长期僵局,促使其他国家作出类似的承诺。
另一个积极因素在于,11月底,30个国家代表在柏林承诺为绿色气候基金出资93亿美元,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减排和应对全球变暖。这一承诺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以申报项目,申报期直到2015年底的巴黎大会之前。
这是国际气候融资在短短5个月筹得的有史以来最多的资金,这一数额正朝着5年前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制定的目标迈进,当时大会呼吁到2020年全球每年“调动”1000亿美元,用于更大范围的气候融资。资金将平均分配给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两方面,尤其是对于那些小岛国和非洲欠发达国家等最易受影响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