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40年西北地区“暖湿化”是否可以使西北变江南?

2023-11-22 16:11 来源: 碳中和学会

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甘肃青海新疆许多地区甚至不足50毫米。近60年,我国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 约为0.30°C/年,是全球(0.12°C/10年)的2.5倍,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4°C/10年)。西北大部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但空间分布差异大。西北地区中西部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东部地区 (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青海面积近年呈扩大趋势

1987年左右西北地区中西部气候出现向暖湿转型,2000年开始降水呈显著增多趋势,特别是春季降水增加尤为明显。由于气候变暖,西北地区冰川消融加速,湖泊湿地面积增大,植被长势有所好转,但气候灾害风险不断加大。

由于西北地区的实际降水量远小于潜在蒸发量,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虽然降水量可能确实有所增加,但一方面降水增加的绝对量很小,另一方面西北地区的潜在蒸发量也增加了,即使降水量的增加幅度超过了蒸发量的增加幅度,也只是意味着干旱状况得到一 定缓解,并不意味着气候条件出现了根本性改变。从气候监测看, 1961年以来西北地区半干旱以上的面积并没有明显减少,极端干旱面积略有下降并转为半干旱。而典型的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 光照丰富、热量适中、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雨热同季的特点,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甚至达到2000毫米。因此,西北地区的“暖湿化”不可能改变其干旱气候格局,更不可能成为江南。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