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成本方面,过去三年见证了行业在制氢方面的快速发展,自从氢能被能源局正式认定为能源品种后,国内的电解水制绿氢(抛开技术路线不谈)加上已有的灰氢产能有了质的飞跃;价格方面,某些地区的灰氢可以满足无补贴的商业化运营。在氢气储运方面,目前的70MPa气态储氢技术及液氢、固态储氢、管道输氢等新路径有效降低了运氢成本及运量的挑战。关于燃料电池的效率、成本、寿命,这几年燃料电池的发展是“飞速”的。关于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架构,我国基本确立了氢能作为风、光、水电等可再生新能源的有效储能方式之一,构建以绿电+绿氢为主的能源结构。综上,如果以2010年“四大奇迹”说法开始的时间维度来看,我认为氢能燃料电池从黑夜渐渐走向了黎明,曙光已现,未来可期。在看到氢能燃料电池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目前行业存在的痛点,并思考破解之道。当前氢能企业的痛点的确不少,其中最大的痛点,在我看来是缺乏稳定的现金流。与此同时,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现阶段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
市场,融资都变得更加困难,这进一步加重了很多氢能企业的悲观情绪。我认为,尽快走向市场化是唯一的路径。让终端用户真正愿意出钱买氢车、用氢车,这样行业就转起来了。为了尽快走上正轨,产业链企业归根结底还是要联合开拓出无补贴、低补贴的商业化订单,才能在目前资本市场冷却的大背景下,比较好的生存与发展。